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三国是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任何时候,实力都是决定一切的,那么我们按照当时的情况,选择一个实力对比,分析一下三国的各个事件对当时的影响。

首先我们把实例对比,主要以北方也就是曹操的地方占45%,东南也就是孙权的地方占25%,荆州刘表的地方占10%。益州刘彰的地方占15%。其他因素比如人心士气占5%。这个图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来到了赤壁。这个时候曹操占据了荆州,统军83万,士气高涨。赤壁之战前,这个时候是曹操实力最强的时候。曹操的实力包括北方45%,荆州10%,加上士气5%,一共60%。孙权依然占有自己的25%。刘彰偏居益州,拥有自己的15%。而刘备此时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地盘,被打的到处跑,只有诸葛亮和关羽,张飞以及数千的士兵,勉强算1%,还是从孙权那分来的。这个时候的实力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经过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魏,曹操被打得狼狈逃窜,那么赤壁之战之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曹操因为失去了荆州,同时士气大损实力,对比降为45%。因为自己的实力已经不足50%,因此曹操放弃了统一全境的梦想,专心于维护自己当前的既得利益,不再追求去开疆拓土。

而孙权就此夺取了荆州的一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力对比上升为30%。刘备获得了自己的一部分地盘,占据了荆州三郡,同时士气高涨,当前的实力获得了10%,这对于刘备来说10分的重要,从此刘备得到了自己赖以启事的地盘,一路开挂的人生有了新的起点。

而刘彰依然守着自己的地方,大战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对于刘璋来说,噩梦即将到来。和他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马上要对他下手了。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从公元211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19年。刘备刘皇叔带着他开挂的人生,一路攻取了西川,然后攻占了汉中,并且在汉中称汉中王,来到了他人生的顶点。这个时候刘备集团拥有荆州的10%,拥有益州的15%。同时士气高涨,实力强大到30%。

而曹操因为屡战不利,实力依然维持在45%左右。孙权则没有任何进取心,依然统治着自己的地盘,荆州被别人占了,感到十分的不爽。整体实力依然是25%。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孙权,这让孙权产生了危机感,那么孙权作为一个非常小肚鸡肠的人,斤斤计较,看着以前自己的小弟比自己强大了,非常的怨恨,就打算对刘备下手了。这就是孙权偷袭关羽。实力方面的最关键原因,那么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公元220年关羽北伐之后,被孙权偷袭走了麦城,孙权占据了整个荆州,同时这一年曹操去世,三方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孙权因为占据了荆州,自己原有实力的25%加上荆州的10%,实力上升为35%。这是孙权集团实力最高峰的时候。

而刘备因为失去了关羽,同时最重要的失去了荆州。那么隆中对中的战略决策就无法实现,这个时候实力降为15%,加上士气原因,实力20%。

因为这一年曹操去世,曹魏集团忙于政权的更迭,无暇外顾,其势力依然维持在45%。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孙权集团的实力在35%,刘备只有20%,所以说在以后的夷陵之战中,孙权战胜了刘备,是强大实力的原因,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公元221年7月,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远征孙权。结果被陆逊在夷陵打的大败而归。而孙权为了打败刘备,此时向曹魏称臣。这个时候刘备因为被击败,实力丧失,损兵折将,尤其是损失了很多有经验的将领和谋士,实力下降为15%。

孙权因为在夷陵之战中获胜,同时缴获颇多,这个时候实力维持在35%。而因为两个对手相互攻打,曹魏,坐收渔利,同时孙权向曹魏称臣,曹魏的势力增加5%,上升为50%。随后刘备去世,蜀汉政权进入诸葛亮时代,而这个时候曹魏的势力已经再次占到了50%,对其他两个割据势力形成了碾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在诸葛亮时期,诸葛亮深知自己的实力远不如曹魏,屡次北伐,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占凉州,增强实力,只有当实力相差不多的时候,才有可能将曹魏灭掉,恢复汉室。那么唯一的一次最好的时机,就是第1次北伐之战当中的街亭,如果能够守住街亭,就很有可能夺取胜利。

可惜的是历史就是这样残酷,街亭之战的失利,是归根结底都是将领实力的差距,张郃要远远胜于马谡,这也是双方实力差距的原因。因为实力差距太大,此时的蜀汉实力加上诸葛亮因素,最多不超过20%,而此时曹魏依然拥有50%的实力。以这样巨大的实力差距,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说在屡次北伐中,虽然偶有胜利,但长远上看依然是失败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他的最强大的对手司马懿面前,无计可施,在五丈原病逝。而在诸葛亮时期,蜀汉的势力在20%以下,而曹魏因为司马懿的原因,实力上升为50%,而孙吴依然是维持在30%左右。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进入到了刘禅时期,刘禅是一个非常本分的人,它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安排官员。同时守住自己的门口,此时蜀汉的实力依然维持在15%,虽然屡次有一些小的北伐违法,但不足以影响大局。

而在此时,曹魏政权逐渐的被司马懿所篡夺。作为当时最出色的领军将领,司马懿确实做得非常的优秀。他不断的攻打孙权,攻占公孙渊,最终曹魏实力上升为最强的60%。而此时,吴大帝孙权已经去世,陷入了政权纷争的时代,实力越来越小,只剩25%。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公元263年,已经掌握曹魏实际权利的司马昭,派邓艾灭掉了蜀国,蜀汉灭亡。实力强大到75%,孙吴政权依然维持自己的25%,但是已经岌岌可危了。这个时候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公元280年,此时曹魏已被晋所代替,晋派兵灭掉了孙吴政权。统一了全境。这个时候只剩下一个国家。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实力对比

所以说总体看来实力是决定一切的,那么任何的战役不管是当时怎么样,归根到底战役的胜负,都是由自身实力所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益州   蜀汉   赤壁   汉中   荆州   街亭   孙吴   实力   将领   士气   政权   公元   势力   阶段   原因   三国时期   地方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