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逆袭记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当年的一部电影《少林寺》,真是火的邪性,八岁的王宝强,梦想成为觉远。欲离家出走,独自赶赴少林。

父母都不同意,认为小孩子瞎胡闹,然而王宝强的心里,憋着一股劲,总感觉自己能出人头地。到时候村口放电影,荧幕上是自己挥拳踢脚的样子,简直神气极了。


王宝强逆袭记


王宝强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心里很是兴奋,终于能如愿以偿,到少林寺学习武功。此时距离王宝强成名,还隔着三山五岳,再加上孙悟空一个筋斗的距离。

坐票早已卖光,只剩下几张颇为抢手的站票。王宝强站在过道上,火车一晃一晃的,像极了地震。旁边的人在吃香蕉,橘子,橘汁溅到地板上,黄黄的。王宝强哇的一声吐了出来,胃中犹如翻江倒海,周围的人,却投来厌恶的眼光。他向那些人道歉,心想什么时候混得有头有脸,只买坐票,不买站票,于是在心里暗暗地发誓。

下了火车,又坐上了到登封的汽车,王宝强就这样艰苦的前行着。下车后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只说有点晕车,其余安好。到了住处的王宝强,钻进被窝里嚎啕大哭,他想南和县老家,更想家中的爸妈。不过既然离开家乡,就应该搞出点名堂,否则一辈子待在农村,对于未经世事的人来讲,的确太憋屈。

六年磨一剑

傍晚的时候,王宝强终于到了少林寺,可是这里的山门,没有电影中的那么大,而且也不高。晚霞和太阳,也与影片中略有不同。师父释延宏给王宝强摸了骨,骨脉还不算,是一个练武的好材料。

第二天,领取了一套深黄色的僧服,又剃了光头,将衣服穿在身上,感觉空荡荡的,但距离电影中的觉远,好像又近了一步。到了晚上,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父亲却说:“如果不愿意练,就回来念书”。挂完电话,王宝强泪如雨下,或许过度想家,亦或背井离乡,心中有一种悲凉感。


王宝强逆袭记


少林寺的前三年,王宝强每天跑步、爬山,然后再跑步。有些时候下山,摔得头破血流,可仍然要练武。或许在这个时候,想起了电影中的台词,汝今能持否?也想起了远方的父母。

练好功夫,快点长大,这样导演来这里选人的时候,说不定就看上自己了。

1998年,王宝强在少林寺,已经有了六个年头。从当初的八岁孩童,到如今十四岁的少年。他的身子板不仅更加结实,还练会许多本领,打拳和醉剑,可谓样样精通。


王宝强逆袭记


在少林寺六年,王宝强没有接拍一部电影,后来听师兄们说,北京电影制片厂能拍戏,每天蹲在门口,等导演前来“认领”。王宝强打算先回老家一趟,然后再去北京。然而回到老家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王宝强的命运,也正式开启了他的北漂之路。

北漂

离开少林寺,回到老家。和姐姐逛街的时候,王宝强看中一双鞋,而此时自己脚上穿着的,则是僧鞋。姐!能不能给我买双鞋。可是听到斩钉截铁的拒绝,王宝强脸红了。出来混了六年,买双鞋还要伸手向姐姐要钱,他感到无地自容。

姐姐看出异样,连忙解释道:“姐一个月工资就一百块,现在还没发工资”。

王宝强流下了眼泪,那天晚上,他下定决心,我要去北京,我要演电影,我要......

第二天,拿着父亲给的八十元钱,王宝强踏上了北漂之路。此时距离金马奖最佳新人,已经不远了。

1999年三月,王宝强来到北京,那个梦开始的地方。不过坐火车的时候,依旧是熟悉的站票,而站票好像是在嘲讽,你什么时候将坐票“娶回家”。


王宝强逆袭记


成龙、李连杰,都是功夫巨星,说不定下一个功夫之王,就是自己,王宝强憧憬着。

到了北京西站,便有人拉着王宝强住宿,大婶的手里,拿着皮册子,上面都是宾馆的模样。嘴里说道:“我这是最便宜的,去别的地方,可就没有这么便宜的啦”。

只是一百二十块,对当初的王宝强来讲,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身上除了父亲给的八十块,剩下的五百块,是省吃俭用积攒的。要是用来住宾馆,还有吃饭等消费,这点钱还不够塞牙缝。

还是办正事要紧,住宿的问题,先放一放。王宝强走在街上,不停地向别人询问。

“大哥”.....

“大姐”.....

“大爷”......

劳驾您一下,请问北京电影制片厂怎么去啊?好心人指着站牌,说坐几站车......

王宝强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双腿已经不听使唤,一天没有吃饭,外加“人困马乏”,身体当然吃不消。但是见到门口牌子上的七个大字,心中的梦想,再一次被燃起。可是接下来的路,却并不平坦。


王宝强逆袭记


门口也有等活的,王宝强通过一位面善的哥们,了解一下“流程”。蹲在门口一个小时,仍然没有动静,两个小时过后,天已经黑了,可久违的导演,依旧没有出现在王宝强的视野。

最终等来的不是拍戏,而是老阿姨。

“小伙子,住店吗?”

听到需要百十来块,王宝强犹豫了,这阿姨一看就是老江湖,随即说道:“便宜的房间也有,一晚上也就二十块”。

虽然二十块也不少,但只能狠狠心住下来。阿姨在前边领路,王宝强在后边跟着,走了一个很长的台阶,才见到“旅店”。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下室,屋子里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就连被子,都是挥之不去的的霉味。宿舍住着六个人,而屋顶上,则是各种各样的管道,里边都是废弃的垃圾和臭水,都是这栋楼的人遗弃的。王宝强像极了管道中的废物,不知该何去何从,仿佛是没有价值的。


王宝强逆袭记


既然北漂,就得做长远打算,王宝强来到北沙滩,听说这里的租金特便宜,于是与几个陌生人合租,一个月自己只掏二十块。

到了吃饭时间,或许是王宝强最为头疼的,除了土豆之外,就是馒头和白开水。若是邻居肯借一点酱油,用馒头蘸着吃,味道也是不错的。至少比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强上百倍。

生活还是要继续,后来接了一个活,而王宝强被踹的那几脚,或许令他终身难忘。

群演

接了几个不露脸的小角色,王宝强就算是“正式入行”。赚到手二百块,拿出其中一部分,请舍友好好吃一顿。拍黄瓜、糖拌西红柿,尽管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可依然瞬间见底,好像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有一天,王宝强接到寻呼,穴头“李哥”手里有急活,这次演的,是一个逃荒的难民,被军官一脚踹翻在地,连人带筐到沟里。刚开始以为拍电影,当然不会假戏真做。谁曾想这是真的踹,而且不止一脚。


王宝强逆袭记


大头皮鞋的脚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这一脚下去,踹的王宝强卷缩了起来。然而导演却不满意,要求重来一次。

第二脚猛踹完,导演又急了。这反应怎么这么慢?指着王宝强说:“这人谁找的,怎么找来一个傻子”。导演不买账,只得硬挨第三脚,还好顺利通过了。当初在少林寺,未曾修炼金刚不坏,更无九阳神功护体,王宝强虽出自少林,可也顶不住这三脚。过了一个礼拜,腰上仍然有青紫色的皮鞋印,这三脚踹在了王宝强的身上,却也疼到了他的心里。

见到穴头和副导演,以及大明星的替身,他都会笑着说:“你好,我叫王宝强,今年十五岁,在少林寺学过六年武术”。可是等待他的,是无言,是敷衍,是冷嘲热讽。回到宿舍里,就连笑的力气都没有。


王宝强逆袭记


少林寺的师兄,给王宝强介绍了一个武行的穴头。《巴士警探》这部电影里,王宝强担任主角的替身。从两米高的防火梯上摔下来。没有保护措施,下面还是水泥地,重重的摔在地上,才显得更加真实。

这是第一份武行工作,当然要令导演满意,只要导演不喊停,王宝强就一直摔下去。也不知从上面摔了多少次,导演感到很满意,过来拍拍王宝强的肩膀,“不错,演得很真实”。殊不知手肘上的血,已经把衣袖洇透了。

打工

说实话,六个人住在一起,哥几个有说有笑,日子勉强过得去。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昨日在说笑,今日便要离别。

宿舍里的大哥,被一个武侠剧组相中,他是第一个搬离这里的。六子混得也不错,给导演当副手,其余几个哥们,有的回了老家,还有的搬到北影厂附近去住。

王宝强找到一个包袱皮,将旧被子包起来,然后他又搬家了。这次房租八十块,为了省点洗发水的钱,索性理了光头,倒也凉快自在。

2000年,王宝强的运气有点差,很少接到群演的活,最差的时候,一天只能拿七块钱。房租掏不起,只能住工地的帐篷,在这里搬砖、搬木头,偶尔给刷墙的打下手。反正都是一些“低级”的工作,没有知识含量。由于年龄小,只能算是半个工,还好包吃,能拿点小工资。


王宝强逆袭记


空闲的时候,王宝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洗照片。然后将照片送给副导演,还有穴头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接一个大活。工友们嘲讽,这孩子估计是疯了。在那个年代,洗照片需要一大笔钱,王宝强却很舍得。或许刚拿到照片,副导演们就丢在街上,然而王宝强说:“第一百张看不到,第一百零一张没准就能看到。

果然,第二天接了一个武行的活。人贴在墙上,然后往地上摔,这种满身是伤,他早已习惯。到了晚上,王宝强绝望地躺在床上,直勾勾的盯着天花板,光明到底在何方?

《大腕》这部电影里,王宝强也有过参演,这次与以往不同,虽然还是群演,不过却见到了葛优。也拿到了关之琳的签名,当时的签名,王宝强始终保留着。

后来,还与“山鸡哥”陈小春演过对手戏,虽然只有几句台词,在戏里,也只是侧影而已,就连声音都是后期处理的,不过王宝强仍然很满意。

没有戏可演,就到工地干活。有一次擦玻璃,不小心踩碎了洗脸池子,到了月底结账,王宝强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


王宝强逆袭记


大年初一,是个最为喜庆的日子,王宝强没有红包,从早晨到凌晨十二点,没有吃一口饭。最后敲响了邻居家的门,邻居是卖馒头的。王宝强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五个馒头,尽管饭钱只有一元,但却给不起,只能先赊着。

王宝强的父亲,寄来了三百元钱,还有一件过冬的衣服,而那封信上的话,让王宝强一天没有出门,眼睛都哭肿了。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混不出个样子来,绝对不和家里人联系,那一年王宝强只有十六岁。

逆袭

王宝强像往日一样,在工地里干活。突然间,呼机响了,不过是室友接到的。王宝强大步流星的跑到电话亭,接通了电话。只听见那边说道:“王宝强吗?我们这里是《盲井》的剧组,明天来化妆试镜”。

听完这些话后,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试也极为简单,十几个人待在一个屋子里,对着一台DV机介绍自己,说从哪里来,有什么特长。王宝强工作不顺,又没吃饱饭,心情很低落,说话有气无力。

试镜的那天,王宝强才知道,原来剧组要找的人,就是这种蔫蔫的。其实当时剧组选中的,是河南戏校的学生,只是这个学生要参加考试,老师死活不同意。最后这个角色,稳稳当当的落在了王宝强的身上,李杨导演对他也十分满意。


王宝强逆袭记


《盲井》开拍之前,需要背台词,王宝强试演一番,效果相当不错。然而兴奋之余,不小心弄丢了四个剧本,导演李杨也火了,训斥了王宝强一通。

有一天剧组拍摄完出井,两个小时之后,矿井发生了塌方,造成两死四伤。女主角见状,直接中途退出,女二号变成女一号,还有部分演员,也都纷纷跑掉。王宝强却坚持着,他似乎又想起了《少林寺》中的台词,汝今能持否?

当年发誓,不混个样出来,就不和家里人联系,如今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两年。《盲井》顺利杀青,王宝强拿到一千五百元的片酬。在当时,这绝对是巨款,回到北京后,王宝强花了500元钱,买了一部二手手机。给家里打个电话,而电话的一头,则是哥哥的声音,王宝强也听到了父母和姐姐,那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声音。哥哥破口大骂:“这些年你都跑哪去了,电话都不打一个,都以为你死了”。

听完这句话后,王宝强说:“我没有死,挺好的,还演了男主角,最后说了一句我想回家”。哥哥哭了,王宝强也泪如雨下。

没有地方睡觉的时候,他想回家。

吃不饱饭的时候,他想回家。

大年初一只吃了五个馒头,他想回家......

2003年12月,王宝强拿到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在卫生间的时候,偶遇了刘德华,上台时候的获奖感言,也显得有些紧张。其实来台湾的路费是借的,穿的中山装,也是剧组做的,发型同样如此。王宝强照着镜子,却不敢相信,镜子中的人,真的是自己吗?


王宝强逆袭记


凭借影片《盲井》,王宝强渐露锋芒,也斩获最佳新人奖。许多人说这是运气,光靠一部电影,就能获奖。但是发第一百零一张照片的时候,没有人说幸运;窝在宿舍里,只能可怜兮兮的每天吃土豆,没有人说幸运,穷得分文不剩的时候,没有人说幸运。

王宝强的成功,是一部年轻人的奋斗史。而影片的获奖,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2004年,《天下无贼》中的傻根,那个憨厚的少年,刻在了人们的脑子里,可谓挥之不去。

2006年,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火的一塌糊涂。从一个孬兵,到最后的“兵王”,这是一种成长。

倘若没有当初的北漂,这一切都是空谈。拍摄完《盲井》之后,王宝强的演绎之路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决堤之水倾泻而出。但是这大红大紫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而完成三百六十度逆袭,成为闪耀的星,恐怕不止是运气,更是厚积薄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金马奖   穴头   武行   站票   少林寺   剧组   北京   馒头   台词   老家   当初   导演   父亲   电话   体育   电影   王宝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