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这段时间,舆论场很热闹。

若不是伟大的朝阳公安,“无疫烦”扑朔迷离的剧情,朝阳群众是猜不到的,哪怕是“剧本杀”的顶级高手。

面对河南水灾,应对江苏疫情,没有吃瓜群众,我们众志成城。

苏炳添封神了,郎平时代结束了,他们给了世界一抹璀璨的红色。

教授苏炳添“封神”

9秒83!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这一成绩已经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人民日报

当天,刘翔祝贺:9秒83,封神!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网络


站在决赛的起跑线上,苏炳添做了两个动作:

右手拉起左臂袖子:我是黄皮肤,我是亚洲人、黄种人;

左手指在胸前轻轻一划:CHINA,我是中国人。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评价: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

《苏炳添炸裂成绩怎么来的》上了热搜,很多网民都在科普。要知道100米短跑,要提高0.1秒都是很艰难的,为了提高0.08秒,苏炳添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网络

从2011年以10秒16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到如今9秒83创造亚洲奇迹,11年时间,他将自己的百米成绩整整提高了0.33秒,瞬息之间,已是千锤百炼。

在男子百米跑道上,10秒是一道坎儿。

2012年左右,苏炳添已经在10秒大关前徘徊, 2015年,他借鉴刘翔的经验,将起跑脚从右脚改为左脚,那年的尤金钻石联赛上,他跑出9秒99,成为首位“打开”10秒的亚洲选手。

当外界认为他功成名就即将退役时,苏炳添却选择了坚守。

这次坚守让他封神。

他非常自律。不抽烟不喝酒,每天7点起床,22点睡觉。每天训练结束后雷打不动写训练日记,记录自己的在训量、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10年以来,从不间断。28岁,是亚洲短跑运动员的极限,为了跟28岁对抗,他自律到极致,像机器人。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他追求极致。他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教授了。他不仅是一个运动员,更是一个教授。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大学教授,苏炳添在每一个角色中都力求做到极致。他的课“逢开必爆”,每次都被“秒杀”。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他科学严谨。2019年,苏炳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体育科学》期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回顾与展望》。他在深入100米短跑实践的基础上,从运动员视角提出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男子100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6点原因。他提出要“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他与兰迪教练合作,参照‘冠军模型’进行体能和技术的全面诊断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苏炳添把自己的起跑视频抽象成一个“火柴小人”,逐帧分析,优化动作,最终实现了东京奥运会的突破。

他努力拼搏。队友眼中的苏炳添,在训练中严格到近乎苛刻。2018年,苏炳添借调到国家队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那年他已经30了,是田径赛场的老运动员。正是这样一个已经在退役边缘徘徊,和伤病反复斗争的“老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毫不懈怠,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保持身体状态。


他的微博简介上写着:

“在好运的时候把握住,努力(冲)上去。运气差的时候咬紧牙,努力(撑)过去。”优秀的人就是用努力换来的!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告别郎平:阳光总在风雨后

“郎平”已是属于全体国人的精神符号。

中国队和阿根廷队的比赛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郎平身前围成半圆,向这位带领她们走过两个奥运周期的教练深鞠躬。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新华社

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溢出的眼泪。

这是中国女排对郎平时代的泪别。


告别的时候,总是应该用力一点。

中国女排3-0击败阿根廷,这个颜面之战,是郎平在中国女排帅位上的最后一战。


球员时代的“铁榔头”说:我可以输,但不会倒下。

教练时代的郎平,从2013年到2021年,整整八年,郎平率队完成了两个奥运会周期的征战,拿下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年世界杯冠军,在前辈们辉煌战绩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女排历史上世界大赛“十冠王”传奇。


“升国旗,奏国歌。”这是中国女排永远追求的目标。

郎平表示:“这么多年了,只要穿上拥有五星红旗的国家队战袍,就是人生的无上光荣,为国而战就是一种责任。”有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气质不一样。从巅峰,到山谷,她的存在,具有特别安抚人心的价值。郎平就是中国女排。她的队员说:“郎指导让我们感到心很定,我们也在赛场上尽情发挥,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建议。”


郎平不一样的“饥饿感”。

在国家队人才不济的时刻,为了从联赛中发掘更多人才,郎平在短短三天内连飞3个城市,助理教练安家杰也曾感叹:“她对工作有一种饥饿感,投入起来连队员们都感到惊讶:‘郎导忙起来像是30岁’。”


严厉的慈母。

在场下被队员们称为“郎妈妈”,事实上,郎平对队员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她都要求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一丝不苟的对待。中国女排因练到无法进步而哭泣的时候,郎平训斥弟子“你现在崩,比你场上崩要好!”世界杯夺冠后,郎平面对采访哭了,她说:“夺冠过程很坎坷,从姑娘们曾经的伤病,到队员们因训练无进步的哭泣,赛后,浮想联翩的是这些画面,就那一瞬间,想得很多,所以哭了。”

主持人问郎平:“里约奥运夺冠后,兴奋的女排姑娘们并没有以抛起郎导的方式来庆祝,这是为什么呢?”郎平说:“因为我打球时浑身是伤,队员们不舍得把我抛起来!”她的孩子们一样爱她。


郎平的辛苦,一点不比球员少。

职业生涯给她的身体留下了满身的伤病,她光是手术就做过12次。每堂训练课上,你总能看到郎平在不停地走动观察,时不时停下来指点球员,甚至还亲自上手打球示范。她已经年近60了。早在2015年世界杯期间她就曾说:“大赛期间,一天能睡四五个小时都算不错了,但也习惯了。”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图源新华社

她的爱国与担当。

1995年,郎平抛下在海外打拼的成就回国执教,她说自己是被中国排协电报中的一句话所打动——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郎平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我决定带女排的时候我就没考虑应该得到什么。队伍是主教练责任制,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我都应该承担责任。”

8年时间,郎平鞠躬尽瘁。

郎平的时代谢幕了。

谢幕不是终点,郎平说:“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


竞技体育没有常胜之师,顽强拼搏的勇气比金牌更重要,砥砺超越的追求比输赢更迷人。有多勇毅的行动,就有多壮丽的征程;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光明的未来。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

有人说,苏炳添的腿跟他的腰一样粗,那是铮铮铁骨的时间烙印;郎平的身体曾被女儿开玩笑说“脖子以下都不好”,可是郎平的腰杆挺的笔直,那是拔地倚天的女排精神。

苏炳添的腿,郎平的腰,是我们的魂。

而不是资本造就出来的“无疫烦”,更不是文化侵袭的钢铁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里约   封神   短跑   球员   世界杯   亚洲   女排   伤病   中国   运动员   中国女排   奥运会   成绩   努力   时代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