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活体疗法”应对超级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院内感染,近年来已变得日趋严重。由于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可通过生物膜来增强自身抗性,此类感染的治疗也相当棘手。好消息是,在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生物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的“活药”疗法。

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活体疗法”应对超级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细菌资料图(来自:María Lluch / CRG)

在导管、起搏器、假关节等医疗植入物的手术中,很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生物膜的困扰。然而 CRG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想到了一套“以毒攻毒”的解决方案。

在本月发表于《分子系统生物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科学家们介绍其设计了一种‘基因组缩减细菌’,特点是能够消除人体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形成的生物膜。

具体说来是,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常见的细菌,将之安全地定植于医疗植入物的表面、从而在那里产生可溶解超级细菌生物膜的特效酶,并将之形象地称作‘活体药物’。

据悉,微生物世界的竞争相当残酷,细菌往往通过生产和释放针对其它细菌的抗菌酶来争夺领土和资源,而 CRG 研究团队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本次研究选用了一种肺炎支原体细菌,首先对其进行了无害化的改造,以避免导致人类生病。然后被进一步设计成能够有效地产生两种酶,以溶解生物膜和其它细菌的细胞壁。

测试期间,研究人员将改造肺炎支原体菌落,引入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所感染的导管中,并且尝试了细胞培养 / 活鼠身上 / 以及从小鼠身上移走、加入治疗、并移回体内这三种方法。

结果发现,三套方案的感染治疗都相当成功,且活鼠测试可治疗 82% 的感染。研究人员表示,使用肺炎支原体细菌来分解生物膜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该细菌缺乏细胞壁,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释放分子和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其次,该细菌具有较低的突变风险,且无法将其修饰的基因转移到附近的微生物。

这意味着这套疗法对人类临床应用也是相当安全的,且研究团队正在为后续的相关实验积极做准备。

研究通讯作者 María Lluch 总结道:

这项技术基于合成生物学与活体生物疗法,旨在满足可在肺部应用的所有安全性与有效性标准,且呼吸系统疾病是我们的首要攻克目标之一。

下一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搞定大规模生产和制造问题。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可从 2023 年开启临床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活体   微生物   细菌   疗法   细胞壁   支原体   葡萄球菌   基因组   导管   肺炎   金黄色   研究人员   生物学   科学家   团队   生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