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小时候总喜欢孙悟空的聪明伶俐,觉得我们长大后都应该成为他那样的人,惩恶扬善,保护我们身边的人。

后来才知道,孙悟空压根就是不存在的,在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上,其实只有唐僧一个人孤零零的前行。

都说正确的道路上很少有同伴,我们一个人上路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角色,有些像多重人格,有些像自我安慰。

西游取经路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幻化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唐僧的另一面。人都有很多面,我们能看到的一面,还有看不到的很多面。


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本事很大,保护着一行人西行,但唐僧却不喜欢他,大事小事总要唠叨几句,这让孙悟空很不爽,但又无能为力。孙悟空是唐僧桀骜不驯、野性的化身,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野性。他内心渴望证明自己,又不想被约束,是自由和现实的矛盾体。

大家应该早就知道,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而唐僧西天取经也是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只要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可以了,但现实却是这十万八千里必须你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取经不是取回来多少经书,而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


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猪八戒在整个取经路上的作用其实不是很大,给人一种好吃懒做的感觉,在取经的路上,看到漂亮的妖怪就被迷的神魂颠倒的,但唐僧对猪八戒却是满心喜欢,也不打也不骂的。

猪八戒也是唐僧人格的化身,每个人都有欲望,猪八戒就是唐僧欲望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欲望,谁也无法真正了解尘世间的一切,所谓红颜,不提不代表忘记。在唐僧经过女儿国的时候,内心的斗争或许真的很大,在面对各种妖怪的时候,他是恐惧的,而面对这样一个把心交给你的人来说,你内心的煎熬和挣扎比面对生死的时候更难以抉择。

修行不只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我们只有真正懂得放下、懂得宿舍,才能达到佛家的最高境界。


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世界万物的归宿,色是人性的本质体现。

沙和尚在四人中存在感是最低的,他勤勤恳恳,挑着自己的担子,话也不说几句,说的最多的就是:“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这样的一些不咸不淡的话。在孙悟空和妖怪打斗的过程中,沙和尚也是照看行李的那一个,甚至很多时候,什么忙也帮不了,还成为孙悟空的拖累。

沙和尚是唐僧实干精神的化身,他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余的事他本不想理会,所以,他在西游记中的作用就像个管家一样,做好后勤工作就可以了。


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白龙马或许是最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那个人了,他应该是死心塌地想去西天取经的人。他原本是龙宫太子,多么尊贵的身份,但他却宁愿化身成马,一路驮着唐僧西去。生活中从来不缺一路跟随你的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他的存在。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其实从来都是沉默的,爱和陪伴从来不需要高声宣扬,也无需证明什么。

人这一辈子,都是自我修行,我们都是人生路上的苦行僧。一边奋勇向前,一边心存幻想。


西游记原来只是苦行僧的自我救赎,四个徒弟都是他的执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西游记   佛家   西行   唐僧   苦行僧   西天   妖怪   徒弟   野性   悟空   化身   人格   内心   很大   欲望   路上   自我   喜欢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