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酒,总不是那么好喝,未曾离家远行的人,是喝不出滋味的

(一)未曾远游的人喝不出酒的滋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话非游子不能解。什么人爱看月亮?身在天涯的人,才衷心于月亮。

中秋节本意为团圆之秋,古人在年年此刻举杯遥祝,思亲念友,这酒一喝,就是上千年。可这中秋的酒,总不是那么好喝的。我总觉得,未曾离家远行的人,是喝不出滋味的。那中秋的酒中不带点思念的酸、远行的苦、茕茕孑立过的孤寂,怎么能有味呢。人生百味,其中最最浓烈的部分,尽在其中了。洒脱如李白,在千年前的今日也是要“低头思故乡”啊。

我想,每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去到一线城市打拼,到最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到底要不要回去,这样在外值不值得。

虽然我也很想说这么做不值得,还是回家,在父母身边既能享受一家团圆之乐,又能过上还可以的生活。
但现实里的数据,确实是离家更多,
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更多的年轻一族,却憧憬大城市里的打拼生活。在网上看的一篇《回家调查》里,70%的人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 54%的人选择不回家过中秋。这个数字说明年轻人北上广漂得越来越多。而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记得有位知名人士说过: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是有信仰的。美国人的信仰是上帝,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家。

中秋的酒,总不是那么好喝,未曾离家远行的人,是喝不出滋味的

(二)以前的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是仪式的节日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依旧怀念儿时一家子人坐在院子里吃月饼,配着皎洁的月光,奶奶忙里忙外。摆好月饼,苹果,煮花生和毛豆,先敬月亮再敬祖宗,最后才能让妹妹,哥哥和我来吃。

那时候流行的依然是五仁月饼,香甜中带着陈皮特有的酸溜溜的味道,很好吃。我一次能吃三个,妹妹却说不好吃,每次我都抢过来,不好吃给我。小狗黑子在桌子下窜来窜去。

日子虽不是那么丰富多彩,却也多姿多味,无忧无虑。

如今,我们长大,毕业,工作,成家,远离家乡,独自在各自的城市打拼,每到节日,心里满满的都是那个有着儿时气息的家乡,和家乡的亲人。

只不过是,家,回不去时特别思念,回去了又显得格格不入。

在城市里生活打拼的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感觉吧。

大多数在异乡生活的人,其实圈子、想法、生活方式和家乡的节奏,完全不一样了。

后来奶奶去世了,每到中秋换妈妈来操持一切,同样的物品同样的流程,唯一少了奶奶。

再后来农村的院子被拆了,全家搬迁到了县城去住,已经十几年没有在老家过中秋了,回趟老家坐高铁来回要四千多块钱,并且单趟路程要八个多小时,坐飞机要七千块,拖家带口,又有疫情。

中秋的酒,总不是那么好喝,未曾离家远行的人,是喝不出滋味的

(三)现在和老人们是见一面少一面,数都数得清楚

“就不要回来啦,我们在微信上聊天……”

视频里的爸爸妈妈说的每一个字我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中秋节要到了,孩子们,爷爷奶奶想你们"

妈妈说月饼是摆在阳台上的,还是以前的流程,先敬月亮再敬祖先,唯一的不同是我们不在身边,都吃不完,最后只能倒掉。

爸爸生活在农村,是中国典型的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爱的父亲,

我们从小几乎都没有见过爸爸流泪,如今在这个视频中忍不住泪流满面,在成都的我瞬间哽咽、潸然泪下,心里充满内疚。转眼爸爸妈妈都要70岁了,还要照顾90岁的爷爷,他们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以前的中秋,有爸有妈,有爷爷有奶奶,有哥哥有妹妹,现在的中秋,只能在成都过。看着外面蓝天白云,心里没有一丝暖意,趁着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抹几下眼泪。小时候中秋总是热热闹闹,奶奶总是把各种水果提前洗好,苹果用水果刀切成锯齿分成上下两半,奶奶非常在意团圆的气氛,晚上会摆上一盘月饼一盘水果,供奉明月。

写到这里再次泪眼摩挲,泣不成声。

2021年9月20日晚于成都

中秋的酒,总不是那么好喝,未曾离家远行的人,是喝不出滋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中秋   远游   月亮   好喝   月饼   团圆   儿时   老家   奶奶   滋味   家乡   节日   爸爸   父母   中国人   妹妹   妈妈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