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1979年2月17日,为了维护我国西南边境的稳定,还边疆百姓原本的和平,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央命令,对越军展开了自卫反击战。

在更多人的了解中,此战打响后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短短半个月就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给予了越军沉重打击。虽然前半部分28天的战斗里,整体局势可以如此概括,但在战争初期,我军也曾出现过10分钟时间,就有108人伤亡的悲痛局面。

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2月17日,东线军队在送上了炮火大礼后,兵分三路进入越南。同时我军也派出了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快速通过越南边境丛林,穿插到敌后纵深作战。

看结果,第一天坦克部队就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顺利攻克东溪直通高平,快速抵达谅山战略要地。这是我军第一次在实战中,利用装甲部队进行穿插作战,对战线推进有着重要作用。但有一说一,我军也遭受过巨大损失。

2月20日下午15时,41军122师部收到电报,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将平孟到朔江的公路线打通,拿下朔江。没多久,又收到364团3营传来的前方战况,得知他们已经成功拿下两个无名高地,正在和驻守朔江东南一个高地上的越军展开战斗。

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这让师部大喜,以为周围高地上的敌军已经被3营全部拿下,便命令364团2连官兵,搭载9连的7辆坦克开赴朔江。可实际上,各大高地依旧处于激战状态,别说是控制,就连说我军占上风都有些牵强。于是坦克部队行驶到波源西侧公路时,遭遇越军突袭。

一个连队分坐7辆坦克,平均每辆都得坐近20人,这本身就是一大错误。因为一旦在途中遭遇袭击,拥挤在一起的战士们很难快速进行反击作战。再加上还要携带大量的装备,空间只会更加拥挤。甚至为了节约空间,很多官兵都将武器绑在了坦克上。所以,在遭遇越军袭击后,很多官兵都还没把武器解下来就负了伤,甚至当场牺牲。

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并且战斗打响还没几分钟时,就有一辆编号为903,身处部队前端的坦克被敌军炮火击中,无法继续前行瘫痪在路边,后面的坦克也无法前行。尽管官兵以最快的速度下了车,展开火力反击,坦克也快速加入了战斗。但是清楚地形的越军,早早就完成了包围圈的部署,在两侧越军的猛烈攻击下,2连官兵们拼死力战依旧难以摆脱劣势困境。

所以,前前后后约10分钟时间,我军就有6辆坦克报废,59名战士负伤,49名战士牺牲。这是对越反击战中,我军几乎未曾再有过的严重失利。

还好3班班长杨建能反应够快,站出来担任了指挥员,重新将剩下的7名战士进行部署,坚持给予敌军反击,直到12个小时后援军的到来,阵地才慢慢安静了下来。后来,杨建能因为领战有功,还救下了31名负伤战友,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毫无疑问,此次战斗损失是非常惨重的,也值得我军深刻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此,许世友经过分析,给出了3个总结道明了原因。

其一,缺乏丛林、山地作战经验。且不说新兵没有经验,就是曾在建国前有过实战经验的将领们,对越南的地形始终是不够了解的,自身总结的经验也大多适合北方作战环境,到了越南多少有些不实际。

就以穿插战术为例,越南大多都是丛林、山地,不比北方相对平坦的行军路,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敌军的包围圈中,进退两难。所以,不管是曾经我军“百试百灵”的战术,到了越南都得结合环境考虑合适与否。

对越反击战,我军10分钟伤亡108人,许世友3个总结道明原因

其二,质量不达标,默契程度不够。因为此次参战的部队不仅有不少简编的乙种师,还有在收到开战命令后才临时补充的新兵,这自然无法和全是满编的甲种师相比较。就连一些干部都是临时抽调开赴前线的,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兵与兵之间,上下级之间不够契合,必然会对战斗力的发挥有一定抑制作用。

最后一点,缺乏实战经验。新兵头一遭上战场,多少都会紧张。战场上生死一瞬间,自然无法给新兵实习的机会,这就成了新兵身上很容易出现的悖论。同时,一些指挥员也会畏战,甚至还出现过指挥员临阵脱逃将一线士兵丢下不管不顾的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以上问题我军能够早日发现,或许就有可能减少更多伤亡,避免更多损失。但历史终究不容假设,所以战后及时总结经验,趁势对部队进行改革,提高战斗力很有必要。而几十年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对越反击战给中国的强军发展之路带来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我军   道明   师部   越军   越南   指挥员   反击战   作战   敌军   新兵   官兵   伤亡   坦克   丛林   实战   部队   原因   快速   经验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