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快结合真的很容易?

第一周的世界女排联赛暂告一段落,中国女排两胜一负,成绩尚可,不过替补阵容中暴露的问题仍然非常明显,而且在奥运名单的抉择中也凸显了极大的困难。

从攻势排球盛行开始,中国女排就开始走高快结合的道路。黄金一代后期,随着七仙女阵容的体能下滑和拦网上的欠缺,陈忠和指导开始了颇具规模的副攻高大化道路,在接应位置上一门心思的找寻周苏红的高仿翻版。可惜,周苏红的不可复制,使得接应位置举步维艰。也直接导致接应断档。副攻选了一拨儿高个子,徐云丽,薛明,马蕴雯,都能很好的在前排支撑进攻拦网。但是因为在阵容配置上已经出现了王一梅这样的重炮手,所以周苏红,刘亚男,张娜,特别是周苏红,基本开始了场上全面保障之路。

里约周期乃至东京周期,郎导打造的阵容的进攻核心都是朱婷,可以说朱婷的每一次发挥决定了中国女排场次的走向。但与博斯科维奇,艾格努不同,我们经常看到朱婷在后排精彩的防守起球,调整传球,这是朱婷全面的特质。一个队伍的整体速度提升,首先立足于每一个队员的速度能力,后排的一传防守和小球串联能力越强,进攻才有加速的基础。为什么周苏红刘亚男张娜被称为铁三角,就在于她们的一传防守起球弧度适中,一传力量稳健,二传在传球时既能借力,又能为攻手立起球头。现今的女排队员高大化突飞猛进,身高提升的同时,灵活性,柔韧度,下三路技术能否达到过去的要求与水平已经是不言而喻。所以我们现在的技战术就是要求尽量不要太过依赖一传,身高180的队员的一传和身高190的队员的一传存在着高度速度上的不同。对于现今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来说,像朱婷张常宁龚翔宇李盈莹的一传已经是很好的了,但是发球的攻击性在不断提升,要达到过去雅典周期的一传质量非常困难。但是高快的理念不变,这就迫使场上队员无论位置必须要有全面技术,副攻虽然退出一传体系,其实我们看到现在很多队伍发球前区找的就是副攻,让你接继而让你跑不起来,两点攻轮没了副攻,特别是中国队,百分百是集中四号位。这样的战术要破解,要么就是接应攻击力超强,能和主攻两翼齐飞,要么就是副攻技术全面,接了前区一传一样能跑身前身后的快攻。至于边攻的一传就更是需要好好打磨,双主接一传是相对稳定的一传体系,但是四人一传体系更有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要保障全队提速的可能。

高度可以仰仗身高,快速必须要依赖于队员的技术全面,如果还要提到多变,那就得这一拨儿队员不仅全面而且各有进攻特点。说实话,2018年世锦赛半决赛,我们就是全面与特点不能兼顾,错失良机。意大利历来不好打,当时张常宁伤病恢复不佳,进攻受阻,而李盈莹一传还没能达到上乘,我们阵容存在漏洞,高快结合不流畅,这对于拥有最佳拦防体系的意大利来说就是送菜。自身进攻战术没有保障,致使我们在一攻失分巨大,主动得分能力不够,虽然拼尽全力,结果仍然让人扼腕叹息。

高快结合不容易,这得有底盘支撑,还得有摧城拔寨的高端灵魂人物。谁缺了都弄不好排球这种精细运动,期待中国女排在世联赛第二周能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毕竟,队员都不容易,能不能打出来,还是要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里约   意大利   女排   后排   场上   中国女排   阵容   周期   队员   身高   速度   体系   位置   能力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