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喜宴》,李安家庭三部曲第二部。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三部都好看,演员大同小异,主题异曲同工,但总是有趣,李安是如何做到的?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说起来,是个沉重的故事,看的过程却是喜剧的感觉,而且是高级的喜剧,精华的喜剧,没有笑到腹痛或打滚,但就是合不拢嘴,李安如何做到的?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都是讲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一部却和另两部不同,传统从头至尾都站在阴暗面,好像一个叉着腰不讲道理的泼妇,很讨人厌。喜酒我吃过很多回,每次几乎都同情主人们,同情新郎新娘们,他们那么狼狈,而宾客都那么猥琐,闹到不成样子,闹到没有人形。然而这是传统,一讲就是大堆道理。前几天我还听说过,说是搬家是一定得把后门也搬走,为留一条后路。这样奇怪的规矩,已经知道很多,也有很多还没听过。以前竟然想,连知道都没有,怎么继承传统呢?就算都知道又怎样?会去做吗?老祖宗在我们心里分量几何?这也不是件坏事,因为老祖宗的规矩现在看来一点道理也没有,要么刻薄,要么粗暴,要么愚蠢,要么荒唐,干嘛要继承。

李安为了更突出这种碰撞,选了一个比较极端的题材,在美国的华裔同性恋者伟同为了满足父母抱孙子的强烈饥渴而假结婚,而父母偏偏要从台湾到美国为其主持喜宴。想一想,都是个冲突矛盾会不断的故事,事实也是如此,按照可以预想的过程演进,但是李安在其中偏重传统现象的表现的一些细节,又把这些冲突柔化了,它们都只是隐现。就这么看下去,没有特别的沉重,但是传统对人性的戕害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在喜宴中,集中表现。场面大,人多,闹。两个面合心不合的人,于大庭广众,表演他们的虚假的爱情,甚至在闹新房时被逼得假戏真做,女的都怀孕了。传统是突出了,但其面目不论怎样看都很可疑,传统是伪君子,传统是迫害狂,传统总是自以为是,传统总是无根无据。在另二部曲中都很可爱的郎雄,在这一部前面大半时间里,都是个一根筋的老头,不是可爱,而是可笑又可叹,爱面子,死想孙子。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这样的传统,还怎样前行,所以结局传统的妥协成为必然,并没有预想中的结尾矛盾到达高潮,老高平静接受这个事实,在伟同向母亲坦白自己的性取向之前,老高就已经知晓了,“我观察,我了解,他是我的儿子我还看不出来?”甚至有了祝福,向儿子的男朋友赛门。最后的一句话,老高在机场说:“我很高兴。”冲突轻易化解,简单得都不能让人相信。但是能够怎样?原因,不只是高妈妈总结的“子大不由母”,代表传统的老高,这回被逼着反思了自己一回。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喜宴》为什么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的巅峰?

演员,赵文暄、郎雄、归亚蕾、金素梅,没得说,几乎是台湾影坛的全部精华。特别是两个老的,那可真是浑身是戏,像身边每一个老人,又总觉得多出来一些什么。赵文暄,好在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在台湾好像也就他最适合演同志了。而那个演伟同男友的老外,怎个儿一中西合璧,对所有安排通情达理,安之若素,顾全大局,又浓情蜜意,是最可爱的一个角色。总之演员表现堪称完美。

一个题材尖锐的片子,到那时的李安的手里,竟是平和又有趣。和这个片子比起来,《断背山》真可说是乏味无聊了。也许还是文化的差异,我觉得李安在美国发展空间虽大,影片也保留了平和自然的特点,却是缺少了通透,而平和一旦通透,便会有趣。还有一个原因,《喜宴》重心在家庭戏,《断背山》则爱情与家庭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

一个细节,在喜宴上,一个老外感叹:“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天才…”,话未说完,身后一个华人探头搭腔:“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这两句话,正可作为整部电影的注脚。而这个搭腔的华人,正是那时还很年轻的李安客串的。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和最大彩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李安   喜宴   孙子   华语   老祖宗   台湾   通透   巅峰   规矩   老外   平和   电影导演   喜剧   冲突   道理   演员   传统   家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