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目标感只能来自孩子内心。父母应该学会聆听孩子心里的声音,让孩子活成他自己,而不要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少儿守护人


央视《面对面》栏目对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进行了专访,节目播出后,随即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今年63岁的张校长是东北人,17岁来到云南支边,一干就是40多年。


2008年,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张校长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


由于入学没有分数要求,孩子们的基础普遍很差。但是,从2011起,连续9年综合上线率达到100%。


到2009年,一本升学率达到40.67%,排名丽江地区第一名,甚至高于北京地区的36.3%。


在办学条件如此艰苦的山区,能够交出这样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大家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交口称赞。


其实,比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努力,而这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强烈目标感。


“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是这所女子高中的孩子们心中最强烈的愿望,而点燃愿望正是张校长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一课。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目标感能够催生内在力量,让孩子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去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01乘风破浪的孩子都有强烈的目标感


每一个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孩子,心中都有目标感。而孩子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与目标感的强烈程度密切相关。


何江是首位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讲台的中国大陆学生。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儿时,曾经被毒蜘蛛咬伤,妈妈就使用了火疗的方法帮他处理伤口。在火接触皮肤的时候,那种疼痛的感觉让他痛不欲生,而且几次都差一点被烧伤。


这次难忘的经历让何江意识到科学知识匮乏带来的危害,并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将科学知识传递到落后地区。


将科学知识普及到落后地区的坚定信念,鞭策着何江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考入哈佛大学,并取得生物系博士学位。


帮助他人的动机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更好地自我认同,找到人生方向。


居里夫人出生在俄国殖民时期的波兰,从小倍受俄国人欺辱,因此从小下决心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使国家强大起来。


最终,居里夫人成为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以改变国家和世界为己任,培养孩子远大的使命感,能够塑造孩子的大格局,也能够激发孩子无穷的潜力。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目标对成就影响的实验。


27%没有目标的人,25年后,大多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也抱怨自己;

60%目标模糊的人,25年后,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10%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的人,25年后,大多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3%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人,25年后,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在逆境中,没有实现目标的强大信念,孩子很快就会屈服于困难,放弃既定的目标。


“一定要做到”的信念,可以引领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在战胜困难后,收获了自信和成就感,孩子就能够更好地面对下一次的困境。


02为什么父母给的目标,孩子往往很难实现?


有目标,但不一定会有目标感,只有发自内心想要实现的目标才能产生目标感。


热播剧《小欢喜》里,乔英子是一个学霸,她爱好天文,想考航空航天专业最强的南京大学,但是妈妈却强迫她考清华大学。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在妈妈的压力之下,乔英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试图跳海。


妈妈终于幡然醒悟,认识到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实际上是在伤害孩子。


最终,与妈妈和解的乔英子如愿考取了南京大学。


逼迫孩子放弃他们喜欢的,强迫孩子接受他们不喜欢的,长期以往,孩子的精神世界将会被摧毁。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时候,喜欢上了音乐,想要为了音乐退学。然而,父亲希望他完成学业,成为科学家,并以断绝父子关系来施加压力。


最终,高晓松没有顺从父亲,而选择了退学。


小的时候,孩子会因为力量弱小,不敢对抗父母;大了之后,有了抗衡父母的力量,只会顺从自我。


很多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和意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为孩子规划一生。


殊不知,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让他们遵从内心去生活,才能产生满满的目标感,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03如何让孩子拥有强烈的目标感?


孩子持续努力、不断成长的动力,不是外在的目标,而是内在的目标感。为人父母,别再强加目标給孩子,而是应该去挖掘孩子内心的目标感。


1.带孩子发现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因为在电影《少年的你》中的出色演出,易烊千玺的演技广受好评,也因此被提名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并获得最佳新演员奖,一时风头无二。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很多人说,易烊千玺一夜爆红。


但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是厚积薄发。


妈妈在易烊千玺两岁时,就开始让儿子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魔术、葫芦丝、手风琴、声乐、架子鼓、书法、变脸、雕塑等。


后来,发现了易烊千玺在舞蹈方面的天赋,加上孩子也很喜欢,于是妈妈决定在舞蹈方面着力培养孩子。


妈妈打开了易烊千玺的视野,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帮孩子摆脱学校教育的局限,让他们接触和了解新鲜事物,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选择。


2.让孩子自己决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瑞安和德西提出了有关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行为分成两种: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研究发现,如果目标与你的内在兴趣或核心价值观一致,就会发生自我决定行为,那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会更大。


同时,德西效应告诉我们,不适当地使用外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


不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給孩子的目标,由于内在动机不足,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反,一个顺应孩子内心需求和渴望的目标,是非常容易达成的。


而且,孩子可以在努力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感和满足感,在目标实现后,能够体验到能力感和成就感。


3.让孩子知道他的目标有多重要


2019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冲破天际》,讲述了小女孩璐娜成为宇航员的励志故事。


璐娜从小就沉迷于太空世界,并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单亲爸爸把璐娜的房间精心布置成星光灿烂的宇宙空间,戴着纸箱改造而成的宇航头盔,陪璐娜尽情遨游太空。


披荆斩棘张校长:让孩子们实现人生目标很重要


璐娜由于学习成绩和运动水平不达标,始终无法成为一名宇航员。就在这时,爸爸突然离世。


双重打击,让璐娜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在收拾爸爸遗物的时候,看到了儿时爸爸亲手为她缝制的太空靴,这让她感受到了爸爸的爱与支持,让她重拾成为宇航员的希望。


德国教育学家迪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参与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陪孩子阅读相关书籍、讨论收获和感受、一起练习和实验、做狂热粉丝,让孩子知道原来我的梦想真的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对一些成功人士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包括钢琴家、雕塑家、数学家,以及奥运会冠军。


调查结果显示,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的首要因素不是天赋和勤奋,而是奋斗目标,也就是有目标感的目标。


没有目标感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孩子在过程中经历痛苦,在完成时只会收获解脱。


目标感只能来自孩子内心。父母应该学会聆听孩子心里的声音,让孩子活成他自己,而不要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居里夫人   南京大学   哈佛大学   校长   丽江   披荆斩棘   宇航员   动机   可能性   人生目标   内心   爸爸   父母   自我   目标   妈妈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