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变形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它是一档穷人和富人孩子之间身份互换的体验式综艺节目。网友们对这一节目褒贬不一。

事实证明,这个节目确实对孩子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城里的孩子来到农村,看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回归家庭后,大部分变得懂事了很多,知道珍惜和感恩。

可是农村的孩子见识过城里的生活之后,再回到农村,却没那么好过了。

如果我没有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夜。

当我没见过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被父母宠成小公主、小王子的时候,我以为我过的就是普通生活。做家务、下田干活、穿朴素衣服、过节才能吃到肉……

一些孩子回去后,开始嫌弃自己的家,嫌弃自己的爸妈。洗澡想要用沐浴露,想住带瓷砖的房子,想穿公主装……一直在做的家务,回去后也不想再做了。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农村男孩让人钦佩不已。看到他在节目中的表现,我泪目了数次。

他叫马占喜

他出生在青海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父母身体不好,三个孩子,他排行第二。他哥哥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一切的重担都压在了他和弟弟的身上。

他们一家五口一年的开销是2000元。

每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农活、做家务,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马占喜父亲,视力不好。

从农村来到城市,他登上了从来不敢想象的大飞机,坐上了宝马车,吃到了酒店大餐,穿上了一套300元的衣服,住上了大房子。

节目中,他数次落泪,他说不清因为什么,可是却莫名惹人泪目。

当第一次见到城市的父母,父母给他打开车门让他上车,他却非常懂事地坚持让“妈妈”先上车。

他的品质,在第一面便已经凸显了出来。虽然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娃,却极其根正苗红。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当节目结束的时候,有的农村孩子哭着不想回到原来的家庭。可是,高占喜却在听说父母干活受伤以后,执意将机票改签到前一天,他要回家照顾父亲。

他还说:麦子熟了,我该回家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下了旅游鞋,穿上了布鞋,开始干活。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他们的父母是拯救了银河系吗?这是一个多么顾家明理的孩子啊!

节目组后来采访的时候,他说喜欢读书,想通过学习改变人生。城里的父母听到了,开始资助他上学。后来,他不负众望,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后来,又成为了一名国防兵战士和军训总教官。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节目组说,他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不会教育孩子。

那么,这孩子的懂事是天性吗?

上周末,爸爸妈妈过来玩,和我提到了老家的一些事。

我姥爷兄弟六个,现在最享福的父母,却是当初过得最不好的那一家。

排行老五的人,条件差长相不好,娶了一个聋哑老婆,整天咿咿呀呀,连10以内都算不明白,家里乱得一团糟,更别提教育孩子了。

生了三个女儿像她,都有些傻,而且算数也算不明白,都是小学没毕业。最后,生了一个儿子,不傻,是个正常的孩子。

现在四个孩子都已成家,三个女儿吃的喝的总往家里拿,冰箱里不断货。儿子更是带着媳妇和他们一起过,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很干净。媳妇要是和婆婆有些小矛盾,他都从中说和,不让妈妈受委屈。

姥姥感慨:“谁能想到,六个媳妇当中,她会是最舒心的?”

其他五个家庭条件的之前(有的现在也很好)都比他们好很多,可是大部分子女都没那么给力。

比如排行老四的媳妇,生病后走路都需要扶着东西,却依然在做饭看孩子,她儿媳妇什么都不干。儿子也不敢说,说完不高兴,要是跑了他就没媳妇了,两个孩子就没妈了。(现在农村离婚的多,光棍也多,每个村里都有十几个三四十岁还没娶上媳妇的。)

《变形记》中只有那个最清醒的农村娃,成就了逆袭的人生

孩子孝顺懂事,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听完妈妈讲述的这些事,我突然生出了这样的疑问。

老五的孩子,就如同《变形记》中的马占喜,都没有人教育,父母也不懂教育。温饱还是问题呢,农活家务还干不过来呢,哪有能力和精力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

可是,他们都有出息了,而且都懂得感恩,都很孝顺。

为什么?

我想了许久。

有些事情是天注定的,有些事情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通过这两件事,我却间接地看清楚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父母在育儿上“无作为”

“无作为”的父母,孩子是自由生长的,也可以说是野蛮生长。

并不是每一个无作为的父母,都能收获一个“马占喜”。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是叛逆、碌碌无为还是优秀上进,取决于孩子周围的环境影响和他的“私人逻辑”,即他对他遇到的人事物的解读方式。

(2)父母在育儿上“有作为”

有作为,就有对错之分。

如果父母太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底线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可能把一个“好孩子”,宠成“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懂感恩”之人。

如果父母对孩子控制得很厉害,让孩子必须对他们言听计从,否则就批评打骂的话,很可能引起孩子叛逆、离家出走,或者让孩子变得惧怕权威、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或“影响”,可以将孩子引向正面,也可以引向负面。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你身边有没有让你觉得很感慨的事例?

欢迎留言分享。

——END——

作者:皓月长歌,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皓月   农村   好孩子   农活   溺爱   媳妇   教育孩子   懂事   城里   清醒   成就   不好   父母   节目   妈妈   孩子   家庭   人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