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最初为何不叫“洪门”而叫“汉留”?

洪门天地会为秘密会社, 自成立以来, 潜伏于“下层社会”, 组织严密, 外人很难了解其实情, 且鲜留文字之凭。

有关洪门天地会起源的传说和记载比较庞杂、零散。主流观点认为, 是延平王郑成功为其始倡者, 另一观点则倾向于洪门始于“五祖”, 系明末史可法幕僚洪英所创, 延平王为其推动者及策划者。

天地会最初为何不叫“洪门”而叫“汉留”?

何谓“洪门”, 因明太祖年号“洪武”, 故取以为名, 指天为父, 指地为母, 故又名“天地会”。始创者为郑成功, 继续而修整之者, 则陈近南也。凡同盟者, 均曰“洪门”。门, 家门也, 故又号曰“洪家”, 既为一家, 即系同胞, 故入会者, 无论职位高下, 入会先后, 均称曰“兄弟”。因此,郑成功为始倡之人, 陈近南为修整之人,福建是天地会的发源地, 这两点在一些史书中, 或在洪门传说中, 都可以寻出相当的证据。

殷洪盛乃为洪门的始祖。殷洪盛, 又名洪英, 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 明代崇祯四年 (1631年) 辛未进士。崇祯七年甲戌, 殷洪盛受直隶大同镇守姜瓖的聘任, 为参赞军机。乡人闻其贤。陕西同州府蒲城县的蔡德忠、直隶宣化府怀来县的方大成、直隶顺天府涿州的马超兴, 山西绛州的胡德帝与李式开等都慕名来归。崇祯十四年, 姜瓖投降李自成, 殷洪盛携诸门人南下, 投扬州督师史可法。奉命至燕京, 窥探清廷虚实, 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黄梨洲诸人, 议创“汉留”组织, 以为“反清复明”的企图。后闻史可法殉难, 乃南返转至安徽, 投明将黄得功。嗣因黄得功自刎, 部众分散, 殷洪盛遂招抚、集合二万余人, 抗拒清兵, 屡战败北, 乃于清顺治二年 (1645年) 五月十三日死于三叉河。殷洪盛之子洪旭与诸门人蔡德忠等, 出走至杭州投明潞王, 潞王降清后, 投郑国姓 (郑国姓即郑成功, 福建南安人, 郑芝龙之子, 奉南明永历政权) 。康熙元年 (1662年) , 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创“汉留”组织, 开山立堂, 定名为“金台山”“明远堂”。并遣派部将蔡德忠、方大成、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 (洪门中尊他们为前五祖) 五人改装至福建兴化莆田县九莲山的少林寺, 投方丈智通。以图向中原发展。该寺有寺僧一百二十八人, 均精娴武艺。嗣有郑君达 (郑成功之侄) 随父郑丹书在粤经商, 父死, 闻叔郑成功有部将蔡德忠等隐居少林寺, 遂携妻郭秀英、妹郑玉兰, 及子道德、道芳相投依附, 共图举义。康熙十一年 (1672年) , 西鲁 (有谓西藏) 国王寇边, 清兵征讨, 屡受重创, 清廷惊惧惶急, 悬榜招贤, 会少林寺僧郑君达与众商议, 前往投效, 以图“反清复明”……

天地会最初为何不叫“洪门”而叫“汉留”?

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后, 依旧日夜招兵买马, 卧薪尝胆。他和部将结为兄弟, 宣誓复明灭清, 歃血为盟, 以驻兵的台湾金台山为会盟之所。由此, “金台山”“明远堂”便成为洪门开山立堂的开始。郑成功建立了这一“结义”组织, 以联络部将士卒之心。郑成功的队伍基本组织体现在“排”字上, 从第一排到第十排。新进去的人便在第十排, 就是现在洪门中的“老么”。平常称呼都叫弟兄。

为何称“金台山”“明远堂”?另有解释称, 清顺治十八年, 郑成功得何斌之助, 领军二万五千, 自厦门、金门、澎湖、台湾鹿耳门进入于北线尾登台, 驱逐荷夷, 收复台湾。为求反清复明, 谋士陈永华献计, 集结将士, 祭拜天地为父母、日月为兄弟, 奉明正朔, 誓言“生死与共、平等相扶”为宗旨。意取金门、台湾为屹立不可动摇之江山, 为反清复明大计, 定名“金台山”, 此为洪门开山立堂之始。

据载, 当时金台山由郑成功组织的这支队伍, 最初时并不叫“洪门”, 而叫“汉留”。何谓“汉留”?汉留之“留”与“流”“刘”是也, 引伸为“汉人之遗留也”,故名。又名“汉流”者, 汉人之流臣也。满清以儒术牢人, 洪门恐汉族子孙被其收买, 故创“汉流”以别之, 以明我是汉人之流, 非满人之流也。

天地会最初为何不叫“洪门”而叫“汉留”?

洪门之秘笈, 记载洪门史迹、规矩、隐语等, 后人以“海底”命名。“海底”者, 大概取意于“如海洋之底, 润奥浩瀚, 能载育万物, 潜藏万象, 而为百川之总汇。”后又称“金不换”“衫仔”等。

说到洪门, 不得不提到陈近南这个人。当年郑成功派蔡德英 (或曰蔡德忠) 等五位向闽、粤、桂等地推进时, 又委派了一位智能双全、博学多才的部将陈近南向云、贵、川等地活动。后陈近南被告密, 逃至湖广的白鹤洞做道士, 号白鹤道人。他以出家身份掩人耳目, 继续活动。白鹤洞成为洪门密商重大事情的聚会地。

在白鹤洞里面, 有一个又深既广的涵洞, 洞内有一个亭, 额上挂匾名曰“红花亭”。洪门中人议谈事情, 都在这亭里讨论。而“红花亭”三字便成为会议的代名词, 道中人只要一听说这三个字, 便知道今日有重要事议。海外洪门开香堂时, 必定以“红花亭”居中, 在香案上, 放在最高位置, 由此可见其在洪门中的崇高地位了。

天地会最初为何不叫“洪门”而叫“汉留”?

洪门天地会以结纳下层社会为目标, 来发展反清复明运动。他们还有几句标语性的格言, 如“共结同盟表真心, 同谋大事密斟酌”“忠义堂前无大小, 不欺富贵不欺贫”“有头有尾真君子, 存忠存孝大丈夫”“入洪门非亲非故, 到此地无义不来”等, 所称的“同谋大事”, 就是反清复明, 而这与郑成功的思想基础和一生的事业目标是一致的, 故洪门天地会的创立渊源于郑成功。清康熙元年 (1662年) , 郑成功攻取台湾后, 英年早逝。在他死后, 其遗留的反清组织———洪门天地会转入海外及地下活动。其生也“反清”, 其死也为“反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洪门   天地会   崇祯   延平   金门   台山   部将   白鹤   开山   汉人   福建   台湾   少林寺   红花   最初   组织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