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个要求一方面符合我们的母语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现如今,语文教学讲风盛行,可是却忽略了学生的自读体验,忽视了语感的培养。何谓语感?语感就是一种语文修养,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设疑激思,自读自悟

“设疑激思、自读自悟”是自主学习语文的妙法,它抛弃了以前“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法,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并精心设置疑问。教师可根据课文的训练重点,精心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边读边思。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自知”,充分地朗读是直接完整的感受课文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朗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是一种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方式,它的具体程序是眼看、脑思、口说、耳听。在朗读中,多种感官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地去体会,去领悟,以提高语感能力,在这样的反复朗读中,可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例如,学生在自读《山行》这首诗时,诗中没有直接交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教师可设疑:“你读了这首古诗后,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是从哪些词中知道的”。通过学生反复自读后,便可知道是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枫林晚”“霜叶”中知道的,因为只有秋天山里才会有寒意,才会有霜,枫叶才红。

二、再读再悟,感悟深意

通过“设疑激思,自读自悟”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这并不是自读自悟的终结,而是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领悟课文的深意。课文的深层文化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不像学习拼音文字那样浅显易懂,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语言,领悟语言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悟其背后的深意。这就要求学生在有感悟地朗读的同时拓展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课文的深层底蕴。例如在教学《长城》时,学生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去感悟整个句子的深层底蕴,教师可问:“你的脑海里浮现出登长城的人有谁?他们目睹了长城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可能说:“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位右腿残疾者,目睹了他坚强,刚毅的形象后想长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在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岭上,坚不可摧,令人敬佩,他虽右腿残疾,可双手健全,照样可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构筑自我人生的意志长城,描绘美丽的人生”——如此等等。通过联想各种登长城的人,想象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也就是从不同角度感悟了长城的刚毅,庄重与伟大,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的心底油然而生。这不仅是酣畅饱满的语言表达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中华民族文化深层底蕴的诠释。

三、情感熏陶,完善自我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还应通过情感熏陶,完善自我人生,我们教的学生是在人生旅程中还处入起跑阶段的人,是生理、认知、情感等整体发展的人,是10年、20年后在社会上立足的人,固此,我们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塑造完美人生这一教育理念。要善于通过自读自悟构建教育的情绪场,设置让学生产生内化动机,内化需要的氛围和情境,从而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角色进入状态,自我感悟,自我调适,自我实现,例如《七色花》一文的教学,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内容,被七色花神奇的魔力深深吸引后,教师可问学生:“你们认为珍妮的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在学生回答最后一片的理由后,紧接着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的话你准备怎么用?”这样,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七色花的使用进行评价,并由评价引申到自己有七色花怎么使用,学生的发言尽管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领悟到了洋溢在课文字里行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情感感悟,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高,进而成为了人文教育的主人。

总之,语感这种不可捉摸的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在阅读教学的自读自悟中,学生逐渐培养了这种语感,他们在尽情的读中有所疑、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语感   刚毅   霜叶   内化   长城   深意   课文   底蕴   语文   自我   语言   教师   人生   情感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