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据报道:2021年8月21日,郑州一名12岁的小女孩被网友邀请进入一个QQ群,进群后发现只要充值8元即可得到888元的红包。该小女孩心动了,在一个陌生人的诱导下加入了这个游戏,在犯罪嫌疑人的引导和恫吓中,拿着妈妈的手机“被”充值43次被诈骗102985元。目前该女孩的妈妈已经报警。

很明显,该小女孩是遭遇了典型的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

它的定义是:“网络诈骗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的大众化以及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淘宝等网购潮流的兴起,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许多不法分子开辟违法犯罪的新土壤。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且辐射范围越来越大。据统计,网络诈骗发生次数大幅度递增,涉案金额也成倍增长,网络诈骗已成为典型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犯罪分子作案的成本很小,他们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只有能上网就万事俱备可以行骗了。

网络诈骗一般发生在青少年和中老年身上:作为青少年来说,因为年龄小,处世不深,容易冲动,不假思索,头脑一热就会上当受骗;作为中老年人,年龄大,因为贪图一些小便宜,加之头脑反应又慢,很容易被洗脑,从而上当受骗。

网络诈骗案件一旦发生,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公安机关未能及时侦破或未能追回受损财物,受害人及亲属就会对公安机关不满,有的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极端报复心理,滋生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网络诈骗案件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它突破了传统犯罪的时空特点,使行为地结果地分离、犯罪地被害人所在地分离、犯罪所得在异地实现,犯罪证据不容易取得,给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传统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且侦破过程涉及银行、电信等多个部门,使得地方公安的侦查难度大大增加。

在中小学校,教育部门把预防网络诈骗教育等同于防溺水教育预防XG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在班级微信群里日日发布安全提醒,事实汇报学生行踪。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及时教育部门的宣传力度这么大,网络诈骗案件荏苒频频发生,仅8月23日一天,某时就发生了六起数额较大的网络诈骗案件,其中刷单被骗案件四起,游戏诈骗一起,冒充电商客服被骗一起,数额最多的有14万元,最少的也有3900元,给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影响了家庭的和谐,给社会稳定提供了不利因素。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希望大家对网络诈骗要保持强烈的警惕,不占小便宜,要做到八个“凡是”,六个“一律”,“三不一要”。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又见网络诈骗!郑州12岁女孩拿妈妈手机上网遭遇诈骗被骗10万余元

最后,希望家长朋友们要管理好自己的银行卡,不要让孩子们知道密码,要设置密码验证环节,密码可以设置为自己的头像或指纹,让别人即使想转帐也转不成。

在孩子们玩手机时,要规定时间,且家长朋友们尽量在孩子们身边,也可以有空了多陪着孩子们下象棋,五子棋,围棋,或打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或陪着孩子们散步,跑步,爬山,一日游等,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加孩子们的见识,还能有益地保护孩子们的眼睛。

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们能平衡工作和培养孩子们的关系,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又能把孩子培养成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小便宜   网络   郑州   公安机关   财物   智能手机   数额   安全教育   青少年   小女孩   环节   较大   家长   密码   妈妈   发生   女孩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