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CBA开年新罚单出炉?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CBA常规赛第28轮再出争议性判罚,深圳与北京队比赛最后时刻,布克绝杀三分不中,落地时踩到刘晓宇脚步导致左脚踝扭伤,裁判在看过回放之后判定刘晓宇违体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球员刘晓宇对违体判罚不满并表示抗议,随即又遭到了技术犯规

这个技术犯规直接激化了矛盾,北京队全队大发雷霆,翟晓川直接向裁判咆哮:“天天欺负我们,北京怎么了?”

主帅解立彬甚至直接选择了离场,几位球员也跟着离场罢赛,不过持续不久主帅解立彬又带着球员回到了场上,打完了剩下的比赛,但是拒绝执行战术犯规以表示不满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最后,深圳凭借罚球绝杀了北京队。

现场场面依旧比较失控,北京队强烈表达对裁判判罚的不满,尤其是翟晓川对着裁判席咆哮了长达两分钟,多亏被沈梓捷拉回了场边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据悉执行这次判罚的主裁判是汪梅,在几天前青岛男篮与浙江男篮的比赛中也出现争议判罚,主教练吴庆龙也表示不满,双方一度发生冲突,最终吴庆龙被驱逐出场,赛后吴庆龙被联赛官方停赛3场,罚款2万,解立彬等人的行为无疑是在讨要开年第一张高价罚单!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赛后接受采访,针对离场又返回的举动,解立彬指导只说了一句:“我也不知道。”

并且用沉默结束赛后新闻发布会

针对这次事件,兔小妹带大家分析一下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第一:这个球本身就是有争议的,关于争议球几位裁判都是看了回放决定是不是违体,从摄像机仅有的镜头来看刘晓宇存在问题的动作可能性

第二:即使对裁判判罚有争议,球员也不应该有这么不专业的举动,翟晓川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在激化矛盾,有违职业素养!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一口一句“北京怎么了”,很容易引起球迷暴躁和队内以及联赛球队的矛盾

这么激烈的抗议判罚即使乔丹、詹姆斯在NBA都没有这么较劲过

第三:主帅带头离场更是联赛中不应该出现的举动,这在全世界联赛都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近些年质疑裁判成为了CBA的主流文化,动不动就是质疑裁判被推上热门,甚至导致裁判面临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

再来看同时发生的例子

郭艾伦连续两场被吹技术犯规,第一次是郭艾伦进球后带脏字口头禅庆祝被吹,第二次是郭艾伦与裁判不停交流不满吹罚而被升级技术犯规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场边的杨鸣因不满判罚站起来刚要抗议,结果直接被裁判警告

随后杨鸣表示:“我是教练我站起来都不行?”并且他还不断地和裁判示意,不过裁判依旧给予了警告。

不由得想到裁判对杨鸣指导说的:和你没关系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当裁判背锅成为了主流文化,裁判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之所以直接警告杨鸣,是因为裁判知道杨鸣又是出来“抗议”的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主教练带头质疑裁判在全联盟依旧成为了一种风气,好像不管自家球员被吹就成为了不积极的主教练,但是他们却忘记了球场最基本的“规矩”,你可以表示不满,但不是这种方式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CBA的许多不专业的方面都不是一日养成的,裁判专业性确实有待提高,但是联赛的利益决定了CBA的上限,无论是裁判队伍的养成、还是现场录像回放技术的成熟度都是与NBA有很大差距的

本赛季赞助商再次核减、两大网络转播方直接解约,CBA难上加难,我们能接受的就是在有限的条件内去完善比赛,而不是较劲激化矛盾

球员发飙、主帅离场,什么时候顶撞裁判成了主流文化?

尤其是这两大国字号球员,像郭艾伦、翟晓川都是经历过世界杯的球员,两人在世界大赛上已经因为情绪被诟病,却依旧没有成长,本场比赛像沈梓捷一样能做到冷静并及时拉住队友的行为才是一个职业球员的素养

如今的CBA球员风气已经和娱乐圈有些相似了,那就是“腕儿”大脾气大

大家觉得呢?

本文由艺兔体坛原创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球员   主帅   裁判   主流   罚单   深圳   男篮   赛后   主教练   北京   抗议   举动   联赛   矛盾   文化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