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第一股的覆灭:靠藏药成为200亿首富,阙文彬操纵股价?

首富的倒下,往往有可能是扩张的后果,也往往有可能是为了“300%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

前甘肃首富阙文彬,曾身家达到了200亿,连续9年蝉联甘肃首富的位子。

深挖阙文彬的发家史,会发现他是靠着“垄断”赚到了第一桶金;

深挖阙文彬的扩张史,会发现他是靠着股权质押、融资收购来运作两家上市公司,实现了买飞机的梦想,身家达到200多亿;

民营医院第一股的覆灭:靠藏药成为200亿首富,阙文彬操纵股价?

深挖阙文彬的覆灭史,会发现他为了不丧失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惜铤而走险操纵股价,进而成为了老赖。

而关于这一切,都要从1996年的那次进藏考察开始说起。

一、

年轻的阙文彬意气风发,他不仅有着高学历作为背书,还为老东家创造了不少财富,他带领的销售团队连续多年拿下销售第一。

可是,无论哪个时代,每个年轻人都一样,你的工资给得不够,我就走人。33岁的阙文彬也是如此,他辞职,与妻子创业,成立了四川恒康,主营业务与医药相关。

作为甘肃人的阙文彬,他肯定听过雷菊芳的故事,雷菊芳在西藏旅游时,发现了一款西藏药膏,通过技术研发形成了产业链,其产品奇正藏药风靡大江南北。

阙文彬跟雷菊芳是同行,所以他打算进藏考察,也是这次去西藏,他发现了一种藏药:独一味

这次发现令他嗅到了财富的气息,因为他通过各种查证,发现独一味有止血镇痛的效用,比云南白药还要好用。

所以,阙文彬立马进入了研制工序,成立了“甘肃独一味”,由四川恒康控股。

阙文彬意识到藏药独一味是会下金鸡蛋的母鸡,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个问题,他思来想去,唯有垄断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把独一味私有化,变成自己独资控股。第二件事,他控制了原材料,在甘肃大面积种植独一味,还收购市场上的“独一味药厂”。

完成了这两件事,接下来就是销售网络渠道问题,阙文彬是销售出身,这点对他来说并不会很困难。

到了2006年,独一味胶囊就占据了全国90%的市场,当年独一味的盈利就超过了1亿,可惜,全部落入了阙文彬的腰包。

靠着垄断赚到了第一桶金的阙文彬,心中有点不甘,他不愿意自己永远当个“二贩子”。

所以在2005年,他开始涉足矿产行业,金山猜测,他之所以会倾心自然资源,出发的逻辑还是一样,通过不断地扩张来垄断原材料市场,进一步拿到定价权。

要实现这一步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持,要卖药来累积资金很明显不成立,于是在2007年,他开始了自己资本运作手段,把独一味成功送上A股IPO,当天股价翻了三倍,阙文彬本人的身家也达到了17亿元。

倾心矿产资源的他,在2008年金融市场低迷之时,他入主了ST绵高,随后收购了一系类铜业,重整之后把ST绵高从退市的边缘拉回来,并且成功改名为西部资源。

一年不到的时间,阙文彬的名下就有了两家上市公司,他的资本运作手段使他成为了A股新贵,而如今常见的收购、并购,阙文彬也运作得风生水起,他的资产越来越多,开始了连续9年蝉联甘肃首富之旅。

二、

在新能源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广泛熟知之前,有点想法的企业家,做的不是造车梦,而是航空梦,像曾经的武汉首富兰世立,站在2011年关口的阙文彬也不能免俗。

2011年,阙文彬成立四川纵横航空,并且在下一年,花费5亿购来了商务机。

卖飞机好似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能耐,但是经营航空公司,却是一个极其考验资金的行业,天价的维修费用,还有动辄年薪几千万的飞行员工资。

从2011年开始,阙文彬开始通过质押股权的方式来融资,以此填补巨大的资金支出,到了2013年,阙文彬已经质押了93.1%的股权。

根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8年,阙文彬质押股权一共75次,几乎平均一个月一次。

可是,如此频繁地质押股权,对于阙文彬来说,最大的危机就是平仓。一旦股价下跌,资不抵债,阙文彬将要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为了不使这样的局面出现,阙文彬认识了一个谢风华,两人达成了一项“市值管理”的协议,实则是操纵股价。

民营医院第一股的覆灭:靠藏药成为200亿首富,阙文彬操纵股价?

谢风华也曾是一代人物,他是北大才子,25岁就进入投行工作,成为了资本市场闻名的保荐人,谢风华做一次保荐人就赚得200万左右,若是一年接5、6个案子,年薪千万不是梦。

但是,谢风华每天跟千万、亿万这样的数字打交道,回头一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难免抵挡不住诱惑。

可惜,就算是谢风华有了歪心思,也没有千万资金供他去操作,直到他认识了在另一投行工作的安雪梅,两人看对了眼,闪婚,在枕边完成了交易。

在这场“内幕交易第一案”中,谢风华担任的是消息输出方,安雪梅扮演的是资金操作方,夫妻俩轻轻松松把钱赚。

这样的分工协作早晚会引起怀疑,而让谢风华真正暴露的是内部举报,把谢风华推向了风口浪尖。

谢风华是局中人,为了躲避,他借着一次去香港休假的机会,彻底销声匿迹,妻子安雪梅也在调查阶段消失不见,他们成为了亡命鸳鸯,逃亡新西兰。

2011年,他们又相继落网,被判4个月。

谢风华出来后,在上海成立了蝶彩资产,而阙文彬在2013年踏上上海滩,与谢风华达成了秘密协议:谢风华帮助阙文彬在股价20元以上套现

三、

在阙文彬跟谢风华合作之时,恒康(独一味)的股价在13元左右浮动,当阙文彬接受了“市值管理”书后,他接受了谢风华部分建议,开始进行消息披露来哄抬股价。

民营医院第一股的覆灭:靠藏药成为200亿首富,阙文彬操纵股价?

2013年5月6日,恒康发布公告,声称要收购3家医院。

一个月后,恒康再发布公告,还要再收购2两家医院。

而恒康“重拳收购”,当时看不透真相的投资人认为,恒康简直是民营医院第一股。

光是成为民营医院第一股还不够,阙文彬开始发布另外一项产品。

6月7日,恒康发布“研发稿”,披露了公司目前研发“独一味牙膏”的进程。

这项公告发布后不久,在6月24日,恒康再次发布公告,声称“独一味牙膏”已经研发成功了。

其实,独一味牙膏在2011年就已经被研发出来,阙文彬选择这个时机披露,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在这些造势之时,恒康的股价也被哄抬到了20元以上,到了2014年2月,股价到了38元的高点。

出现这样的局势,阙文彬开始了自己的减持计划,大量现金进了阙文彬自己的腰包,同时还支付了谢风华4858万咨询费。

有人说,当你撒了一个谎之后,就要用无数个谎来圆。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如此,当你踏出融资扩张第一步之后,就要用相同的融资手段来维持大船的继续航行。

融资扩张的一个好处是,公司的体型大了,好看了,控股人的身家也有排名了。但是,一旦某个子公司出现亏损,看似是一个很小的亏损,那也能让整个资金链断裂,彻底梦碎。

阙文彬在疯狂套现的同时,自然也是嗅到了其中的风险,可四川纵横航空公司已经在几年后,发不出工资了,员工都去逼债了。即使是恒康还有盈利的空间,阙文彬也选择了不还,就是不还。

另一边,因为谢风华的操作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了,不断操作股市割韭菜,于是对谢风华进行了调查,禁止其终生不准入市,但是那笔4858万的咨询费,最终还是牵扯出了阙文彬。

这件事被爆出来之后,就算之前的股价维持得多么好看,也抵挡不住信用危机带来的暴跌。

至此,甘肃首富的风光,落幕了。

民营医院第一股的覆灭:靠藏药成为200亿首富,阙文彬操纵股价?

他已经在高位套现。面临各种赔偿,他想过自救,可惜,在拍卖场上,5亿飞机7折出售,流拍;股权拍卖,流拍,恒康和西部资源的控制人,也不属于他了。

对于阙文彬来说,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为什么有些企业家进入了资本市场,就完全变了一个样。手中握有大把现金,心中想的都是扩张、融资,他们真的认为,你有多少钱,才能借到多少钱的道理吗?

如果阙文彬好好经营独一味,专注经营药业发展,或许会在成为首富的路上慢一点,可属于他的迟早会来。

阙文彬并没有选择踏实,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收购和谎言中,度过了“首富”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首富   股价   风华   医院   甘肃   身家   资本市场   牙膏   股权   融资   上市公司   藏药   资金   操作   发现   公告   体育   阙文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