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往枪口上撞?我国新规刚启动,澳军就扬言派舰“自由航行”

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以来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在这四十年时间里,世界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很多科技力量发达的国家在对海洋的探索中发现了许多价值。而随着各国军事力量不断增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他们的约束也越来越小,甚至有国家试图越过属于自己的领海范围,这大大破坏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同时也违背了自由航行的精神和原则。

近几年间,我国领海边境不断和其他国家发生小摩擦,原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装力量试图进入我国领海。为了保证我国海防边境和平和出海渔民的安全,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这一系列事件,对任何形式的侵犯行为都绝不能容忍。

专门往枪口上撞?我国新规刚启动,澳军就扬言派舰“自由航行”

中国海上交通新规则

为了保证在我国领海内外籍船舶的安全与规范,中国海事局于本月1号发布了修改完善后的新海上交通法,并宣布即日起开始实施。在新规定中,中国就外籍船舶性质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不止是战舰和潜艇,一切有可能威胁到我国海上交通安全的船只都必须进行详细的登记和申报,并且运载放射性物品的危险船只将不被允许进入我国领海范围内。而违反上述规定的船只,中国有理由将其视为严重的挑衅我国领土主权行为,我国海军空军将马上对其进行驱逐与严厉的打击。这一规定进一步保证了我国的国土安全与海上交通安全。

虽然新规则发布后许多西方国家并不以为然,还打着“自由航行”的名义反对新规定中的条条框框。其实他们无非是想将我国领海曲解为公海,在其间肆意妄为。对于这样的行为,中国坚决以国土为重,贯彻实施海上交通新规定。

专门往枪口上撞?我国新规刚启动,澳军就扬言派舰“自由航行”

澳军大言不惭

就在中国发布新的海上交通法之后,澳大利亚国防部便宣称他们将继续自由航行,国际法才是真正有效的约束法律,而南海作为巡航海域中的重点区域,澳大利亚海军军舰不会放过。并且澳大利亚十分肯定地认为,中国新发布的海上交通法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会真正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澳大利亚军方这番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发言,中国海军只能以行动来证明自己决心和意志力。其实早在拜登上任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便在我国台海进行大规模的秘密军事演习,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了我国领土安全。面对这样露骨的挑衅,中国势必要发起反抗。而新的海上交通法不止是对中国航海的规范,同时也是对西方国家的警告,以免别人说我们不教而诛。

专门往枪口上撞?我国新规刚启动,澳军就扬言派舰“自由航行”

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忌惮,这也是他们为何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而澳大利亚如此大言不惭行为无非是因为背后有美方撑腰,乘机借题发挥罢了。对此,中方也可以乘此机会对国外势力敲打一番。

枪打出头鸟

据相关人士报道,澳、法两国已经围绕航线自由问题展开了会谈,并计划在南海进行联合航行,很明显这次活动与我国新颁布的海上交通法有关。其实中国修订完善海上交通法,除了保证领海安全外,也是有意在试探西方国家的态度。而澳大利亚的表现,恰恰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长久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领土的挑衅已经触碰到了我们的底线,而他们肆意部署进攻性军舰的行为,不仅是在干涉我国对南海的主权,也成为了我国领海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待急于出头的澳大利亚,我国势必会遵照海上交通法,给予澳大利亚应有的惩戒。

专门往枪口上撞?我国新规刚启动,澳军就扬言派舰“自由航行”

27日晚,英国舰队横跨马六甲海峡近几万公里的路程来中国领海耀武扬威,中国派出三艘094核潜艇将英国舰队逼退。而澳大利亚如果在海上交通法发布后仍然不听劝阻,那么中国的后续行动将会不再如此温柔。

一直以来,保证海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我国海防的重点关注内容,而只有做好国内法制安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与国际公约相衔接,保证海上运输航线不受外国侵害。除此之外,海上交通法不仅限制了危险船只在中国领海的行为,还对污染严重的船只进行了制约,保护环境是世界性的话题,这一点不止是为了中国能减少污染,同时也是为了世界环境能越来越好。而在国际交往中,自觉遵守相关条例,尊重他国领土主权是友好外交的基本因素。中国有句古话叫投桃报李,在国际交往中也是如此,以尊重回报尊重,以行动回报挑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海洋法   我国   自由   联合国   国势   南海   澳大利亚   枪口   领海   船只   领土   公约   主权   中国   海上   体育   交通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