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服役舰只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吕佐夫号

吕佐夫号,德意志级装甲舰的首舰(英国称其为袖珍战列舰),1933年4月1日服役,二战爆发前名为德意志号,1945年5月4日在希维诺乌伊希切港(波兰)被自行凿沉,命名源于普鲁士陆军中将路德维希·阿道夫·威廉·冯·吕佐夫,他拿破仑战争时期指挥一支志愿军,有着黑色猎人的绰号,是当时普军为数不多的精锐之一。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舍尔海军上将号

舍尔海军上将号,德意志级装甲舰的二号舰,1934年11月12日服役,1945年4月9日在英国空军的空袭中倾覆沉没于基尔港(德国),命名源于一战时期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莱因哈特·舍尔海军上将,他率部参与了历史上最大规模海战之一的日德兰海战,海战之后又出任海战指挥部长以及海军总参谋长等职务。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施佩伯爵号

施佩伯爵号,德意志级装甲舰的三号舰,1936年1月6日服役,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受创返回蒙得维的亚港(乌拉圭),在英国假情报以及政治因素影响下于1939年12月17日自行凿沉,命名源于一战时期的德国东亚分舰队司令马克西米连·冯·施佩海军中将,他率部于科罗内尔海战中全歼英国皇家海军南亚分舰队,但在之后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殒命战亡。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沙恩霍斯特号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首舰,1939年1月7日服役,在1943年12月26日的北角海战中被英国海军击沉,命名源于普鲁士军事改革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他和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一起被认为是普鲁士总参谋部(德国总参谋部前身)的奠基人,代表作《炮兵研究指南》《军官手册》《军事回忆录》等。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格奈森瑙号

格奈森瑙号,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938年5月21日服役,在1945年3月23日被当作封锁用船舶而凿沉于格丁尼亚港(波兰),命名源于普鲁士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他和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一起被认为是普鲁士总参谋部(德国总参谋部前身)的奠基人,他和另一位普军名将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并称为黄金组合。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1940年8月24日服役,在1941年5月27日遭受英国海军的重创,于翌日自沉于北大西洋,命名源于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他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是促成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提尔皮茨号

提尔皮茨号,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941年2月25日服役,1944年11月12日在在英国空军的空袭中被击沉于特罗姆瑟林根峡湾(挪威),命名源于德国大洋舰队之父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海军元帅,从1897年至1916年担当海军大臣职务近20年之久,在他的努力发展下德国海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并拥有了英国海军六成战力。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希佩尔级重巡的首舰,1939年4月29日服役,1945年5月2日在基尔港(德国)被自行凿沉,战后被打捞后拆毁,命名源于德国公海舰队末代司令弗朗兹·冯·希佩尔海军上将,他在日德兰海战期间曾指挥战巡编队发挥出色,挽救了公海舰队并使之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布吕歇尔号

布吕歇尔号,希佩尔级重巡的二号舰,1939年9月20日服役,在1940年4月9日的威瑟演习作战第一天于德勒巴克海峡(挪威)被挪威岸防要塞炮击沉,命名源于普鲁士陆军元帅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他曾率领普军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特别是在滑铁卢战役中联手威灵顿公爵击败了强大的对手拿破仑。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欧根亲王号

欧根亲王号,希佩尔级重巡的三号舰,1940年8月1日服役,有着不死战舰的美称,奇迹般地幸存到战后,战后交由美国海军管理且继续服役,在比基尼环礁核试验中多次充当试验舰,直至1946年8月退役并坐沉于瓜加林环礁(马绍尔群岛),命名源于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欧根亲王·冯·萨伏伊,他是哈布斯堡王朝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在奥地利被视为民族英雄以及民族一统的象征

动工以及下水舰只

细数二战德国海军以人物命名的大型战舰

齐柏林伯爵号

齐柏林伯爵号(也称A航舰),齐柏林级航母的首舰,1938年12月8日下水,是历史上德国唯一下水过的一艘航空母舰,在1943年2月2日停工前已经完成了约90%,为避免被俘于1945年4月底在奥得河河口被自行凿沉,战后苏联将其打捞作为靶舰使用,后下落不明直至2006年7月12日在波兰韦巴港附近海域发现,命名源于人类航空史重要人物之一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由他研制的齐柏林飞艇成为了后来所有硬式飞艇的代名词。

彼得·史特拉塞号(也称B航舰),齐柏林级航母的二号舰,1938年8月22日动工,根据德国海军的惯例,新舰实际下水之前并不会正式赋予舰名,彼得·史特拉塞只是预估使用的名字,命名源于一战德国飞艇部队指挥官彼得·史特拉塞,在他的领导下德国飞艇部队具备了全天候长距离作战能力,因此获得了军队最高荣誉的蓝马克斯勋章(也称大蓝徽十字勋章或功勋勋章),史特拉塞1918年8月8日指挥对英国发动飞艇空袭时阵亡。

塞德利茨号,希佩尔级重巡的四号舰,1939年1月19日下水,在完成度达到95%时选为改装成航空母舰并命名为威悉河号,未完工状态的威悉河号在1945年1月29日为避免被俘而自沉于柯尼斯堡,作为重巡时的命名源于腓特烈大帝时代的骑兵将军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塞德利茨,他被认为是普鲁士最伟大的骑兵将领之一。

吕佐夫号,希佩尔级重巡的五号舰,1939年7月1日下水,在1940年4月15日转让给苏联海军并重新命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直到苏德战争爆发都未完工仅当做浮动炮台使用,1942年4月4日被德国空军击沉,被打捞后重新命名为塔林号直至战争结束,战后1953年再次被重新命名为第聂伯号并遭到拆解报废处理,但具体日期不详,德国海军时的命名源于路德维希·阿道夫·威廉·冯·吕佐夫,具体可参考之前吕佐夫号装甲舰章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德国   俾斯麦   普鲁士   德意志   海军   彼得   战列舰   总参谋部   飞艇   英国   海战   战舰   伯爵   舰队   战后   上将   人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