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前天同事的母亲因为脑梗突然去世,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

同事的父亲去世已经15年了。同事母亲才过了67岁生日,因为母亲身体一直很好,事情来得太突然,让同事姐弟手忙脚乱:既要紧急通知亲朋好友,又要找人去买墓地。

同事姐姐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意外发现母亲两年前就写好的遗书。遗书的大概内容是:自己去世后和父亲的骨灰一块撒到海里就行,不要买墓地。主要是看同事姐弟生活的不容易,不想给她们增加经济负担,丧事一切从简。

母亲两年前写好的遗书,现在才发现;并且去世后不给姐弟增加经济负担,让同事姐弟既万分内疚又心痛,姐弟禁不住嚎啕大哭。在场的所有人也泪流满面。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同事母亲的葬礼按照母亲的遗嘱,一切从简。火化后和父亲的骨灰,一块撒在了海里。

虽然听说过很多海葬的,今天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海葬的经历。

伴着海浪的阵阵呜咽,同事姐弟把父母的骨灰缓缓撒到海里,花瓣漂满海面。从此,亲人们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这个温暖的夏日,与碧海蓝天同在。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目前,城市安葬方式主要还是买墓地土葬为主。

在潍坊市坊子区南部有一个灵山,是潍坊集中墓地安葬场所。现在那个墓地,位置不同价格差距较多。并且每年收取管理费,管理费用一旦拖欠到一定时间,这块墓地将会被重新拍卖。

一般的工薪阶层,把亲人的骨灰暂时存放在骨灰临时存放地。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农村与城市的安葬又有很大不同。

在我们老家,给过世的老人立碑曾经流行了一段时间。四年前,在家里人的建议下,我们兄弟姐妹也给过世的老人立碑了 。

当时看到,我家老人的墓地周围立了四块碑。那时就想到,一块块林立的石碑,虽说只是巴掌的地方,如果每个人去世后都占巴掌大的地方,若干年后活人岂不连站的地方都没了?同时,也影响责任田的耕种,政府肯定会出面干涉。果然,不到两年的时间,政府出面禁止再立碑了。

我有一个朋友的老家是当地政府出面,找一块闲散地或荒山坡统一划为墓地,并且还集中建了焚烧炉。这样相对好管理一些,既避免了每年清明或者其它纪念节日,祭奠带来的火灾安全隐患,也没有占用耕地和影响责任田耕种。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想到网络上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高山流水------源源不断,但子女对父母爱是山高水长------鞭长莫及。天底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

对同事母亲非常钦佩:虽然快70岁了,没有受传统观念“入土为安”的束缚,百年之后不给子女增加任何经济负担。这种紧跟时代的思想、时尚前卫、深明大义的老人,永远值得后人缅怀。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久 。父母年迈的人,子女多是人到中年累成狗,面临事业上、身体上、精神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种种压力山大。父母活着时,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去世后更不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这样的父母怎不让人瞬间泪奔。

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继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老一辈革命伟人,率先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的骨灰,用一架小型民用飞机撒向了祖国的山川大河。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后,骨灰撒入了大海,“永远和人民在一起”。魂归大海,人间巨爱!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现在,很流行海葬、树葬或者花葬,这是最简易的形式,既环保还不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应该大力倡导。

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把骨灰撒入大海,回归自然,最天然、和谐的葬礼,也是我支持的葬礼。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一位普通母亲的遗书,让人瞬间泪奔。

各位朋友,你是支持土葬还是支持海葬?欢迎一块畅所欲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遗书   海葬   责任田   瞬间   母亲   姐弟   骨灰   葬礼   墓地   子女   负担   大海   同事   父母   体育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