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一场比赛就能定下来?这个逻辑有问题

18日下午,国足选拔队将在东亚杯最后一轮比赛中对阵中国香港队。很多媒体都解读说,这场比赛关系到李铁能不能出任国足主教练。如果赢了,可能性就很大了。真的是这样吗?

国足选帅一场比赛就能定下来?这个逻辑有问题

里皮突然辞职,理由冠冕堂皇:我无法带队达到预期目标,我也不挣这份钱。实际上,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他在中国执教了那么久,很清楚中国球员是什么水平。既然接了,就要做到底。中途撂挑子,把困难都留给了继任者。

谁将临危受命?目前消息纷纷指向李霄鹏和李铁。

也许这只是外界的猜想,也许足协确实对他们二人有意,不管怎样,当前形势下,国足新帅几乎只能从中超产生。原因很简单,明年3月份40强赛就要继续进行,而在2月份之前国足无法安排集训。选一位熟悉中超的教练,是必然结果。

由于正在中超执教的能够受到足协认可的外教未必能够离开俱乐部,表现突出的本土教练很自然成为最重要的候选。

国足选帅一场比赛就能定下来?这个逻辑有问题

但是选李霄鹏呢,还是选李铁呢?

很多人都认为,足协杯决赛和东亚杯赛是足协最终评判二人的考场。现在,足协杯早已结束,鲁能遭申花逆转,东亚杯前两轮比赛中,国足选拔队也遭遇连败。舆论普遍认为,最后一轮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是关键,如果赢了,李铁很有可能执教国足。

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对于国内教练,大家都很了解,用不着通过几场特定的比赛来对其进行考核;其次,就算要考,一个是带俱乐部队,一个是带国字号球队,也没有可比性。

如果一定要比较点什么,大抵只有风评。对于李铁来说,带队输给了日韩,很正常,换了谁输了都正常,对阵中国香港,输了恐怕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赢了对他没有多大帮助,输了却几乎会断了他的国足主帅念想。

舆论压力是足协不能不顾及的。

但是,毫无疑问,选帅不是这么选的。一场比赛能说明什么?一场比赛的胜负,胜过教练长期执教过程中的表现?

正确的选帅姿势不应该是这样的吗:先明确目标。从中国足球现状来看,本不应该总是心存幻想,而是要脚踏实地。但是,当前阶段,世预赛凌驾于一切之上,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带队打好40强赛,就成为选帅的首要目标。至于从长期建设的角度来讲,能不能帮助国足持续取得进步,不在目前考虑范围内。

国足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打好40强赛?球员能力就摆在那里,很多甚至已经摸到了天花板,难以提高。就是里皮带队,也不行。这种情况下,主教练的战术理念、指挥能力就变得相对次要。最关键的,是能够聚拢人心,鼓舞斗志。

中国球员水平不高,但也不是太低,否则,也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也能偶尔踢出漂亮比赛。

所以,关键就在于衡量候选人在球员心中的威望。心悦诚服,比赛中自当倾尽全力,同床异梦,也不可能指望能够踢出好的比赛,创造奇迹。

如果确定用本土教练,相信足协已经有了判断。当然,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之外的影响因素,譬如与俱乐部之间的沟通,及人际关系等等。不管怎样,一场比赛定教练的事情都不存在,如果面对实力较弱的球队还输的比较难看,将被一票否决,则另当别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香港队   东亚   球员   俱乐部   足协   主教练   中国   舆论   本土   球队   逻辑   教练   角度   水平   目标   关键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