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论文 一场披着正义外衣的网络暴力

“ 查论文不是为了教育公平,是为了搞臭裁判,本质上一次报复行为。”

这几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论文不造假还怕查吗?”,这些人偷换概念了。查论文的初衷,不是真的为了教育的公平正义,其实这个事本身就与教育无关,而是因为足球,这部分人呼吁足球的公平和正义,但他们忘记了,这也仅仅是对他人要求正义,对自己则忘记了。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足球打黑案件中,当年山东鲁能行贿足协有关人士,按照中国足球的有关规定,应该取消冠军,并勒令降级,而不是仅仅罚款100万元人民币(100万元人民币对于鲁能这种国企来说就像普通人的一块钱)。

如果鲁能球迷真的那样大义凛然,追求公平和正义,我建议他们正人先正自己,还是要求足协取消贿赂来的冠军,这样才显得大公无私,才能说明查论文真的是为了矫正中国足球的错误。

这是大是大非吧,也合乎情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自己贿赂足协得冠军,就是“花钱买公平”,在判罚上有争议就“查论文”,是不是太虚伪了点呢?

傅明事件,也是查论文的闹剧,最终人家没有任何问题,据媒体报道,傅明的妻子、甚至妹妹都收到电话骚扰。这些违法犯罪的手段被堂而皇之地扣上正义的帽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么傅明论文没有问题,鲁能球迷是不是要出来道歉一下。

查论文 一场披着正义外衣的网络暴力

“查论文本质上是“动私刑” 是文明社会的悲剧”

以前报纸电视统治的时代,人们有意见只能写信。那么互联网的兴起给了每一个人自由发言的机会,但也网络上出现了暴力的力量,它足以将任何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击溃。

网络暴力的不道德,是因为它具有私刑的性质。而私刑往往具有主观判断性,不具备合法的客观的证据链,是不公正的,也不会公正。

其次,网络的施刑者,也就是查论文、骚扰裁判家人的球迷,并没有这个权力,同时因为主观因素,缺乏判决标准而发生过度伤害,比如群众捆绑小偷,或者群殴打死小偷。同时,网络暴力和施刑者具有跟风性质,他们不会去真正探明真相的能力和意愿,只愿意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比如,那个被打死的小偷是不是被人栽赃,裁判的论文有没有吹黑哨的问题,只是球迷的主观判断,对自己支持的球队不利,尤其是连续不利,就会主观认定裁判有黑幕,在缺乏探究的情况下,直接动用私刑,人肉,骚扰家人,骚扰单位,这些都是私人手段。

任何私刑都是对法律的漠视,如果惩罚一个罪人,需要我们动用私刑,这对一个文明社会来说,是可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正义   暴力   私刑   不以为耻   论文   网络   足协   中国足球   外衣   裁判   主观   不利   小偷   球迷   公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