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当的牵手对小孩不是爱


大街小巷上,父母们总会牵着自己小孩的手,诚然这是一种爱的传递。但大家知道吗?不恰当的牵手,也是一种危险。

年轻的父母们大多数有以下经历,在外玩耍的孩子回家以后总是苦闹喊疼,上肢不敢上抬活动,但却明明没有磕碰到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都是不恰当“牵手”惹的祸。当大人们牵着自己的宝宝走路时,不免会出现小孩不听话乱跑的情况,这时候绝大多数家长都会用力拉着孩子。而此时孩子的肘关节正是处于伸直、前臂内旋的体位,用力的拉扯很容易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

何为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2-6岁小儿,是因为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时,易发生脱位,桡骨头被拉至漏斗环状韧带的远侧,有时部分韧带嵌于肱桡关节之间。半脱位发生时,患儿会哭闹不安,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小孩桡骨小头半脱位表现

1. 大哭呼疼。宝宝会在瞬间大哭,大一点的孩子会告诉家长整个手臂都疼。

2. 拒绝触碰。为了缓解疼痛,宝宝会在尽可能不动受伤那只手,也会拒绝其他人触碰。不愿意抬起受伤手臂。

3. 弯曲患肢。宝宝会让受伤胳膊半屈状态。

桡骨小头半脱位后应该怎么处理

小孩发生脱位后家长不要太过于紧张,不要把孩子的手反复乱动或尝试屈曲,为避免加重病情,可用丝巾之类的布带固定前臂不动,到医院就诊,行手法复位。

脱位初次复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切记1-2天内切勿再次牵拉脱位患肢,以免再次脱位。如果是反复脱位的,则需复位后布带悬吊前臂于曲肘90°位置,悬挂3-4天,注意1-2年内不要牵拉伤侧前臂,以免产生再次脱位。反复的脱位可演变成习惯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小头   桡骨   牵手   小孩   布带   屈曲   前臂   肘部   环状   韧带   手臂   用力   家长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