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的能工巧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和创造力,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无比壮美的诗篇。为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我国发行了系列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2018年的第1组,共2枚,金银各1枚,主题分别是鲁班和样式雷,受到了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广泛好评。今天,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正式发行,金银纪念币各1枚。我们邀请到了这两枚纪念币的设计师,请他们分享一下创作心路。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方寸之间有奇观

邱燕新

(中国能工巧匠(第 2 组)5 克金币设计师)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提起都江堰,我总会想起这首杜甫的《石犀行》。

我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对于都江堰一直饱含着特殊的情感。都江堰是先秦时期古人治水智慧的集中体现,如果说大禹是第一个治理岷江的伟人,开创了蜀地之水的基调,那么李冰便是行“凿玉垒山,疏金堂峡”之举,以千古之水利——都江堰——实践了大禹“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治水理论。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岷江连年泛滥成灾的问题,更使江水分流而下,灌溉 300 余万亩土地。都江堰给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使天然地貌复杂的蜀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中国能工巧匠(第2组)5克金币

都江堰是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如何在方寸币面中体现出工程地势的全貌,是我首先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将都江堰的整体风貌准确地展现出来,我选择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三远”法则中“深远”的整体表现手法。透视上,我将画面的视角整体拉高,视平线置于画作中上端,给人“鸟瞰”感,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能看到万千山水,伏龙观、离堆、宝瓶口、鱼嘴、金刚堤、安澜索桥等关键元素由近至远浓缩于画面的咫尺之间。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都江堰宝瓶口

为了营造出山水景观宏大的风格意象,我将画面整体加大了进深,形成一种空间深远的意境。整体画面中,江水占了极大的比例,我在透视的基础上,利用山体形态突出山挟水转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设计草稿

另一方面,考虑到岷江源远流长的特点,我以远山将水源“掩”起,未显水源反而突出水源的绵长。江水的蜿蜒走势结合“掩映”手法,营造出绵延流长、源源不息的诗意感,也正契合了《林泉高致》中郭熙对于水源的画论:“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中国能工巧匠(第2组)5克金币设计过程稿

整体框架完成以后,便是精雕细琢的环节。根据整体的视角,我将位于近景的离堆做重点细节刻画。离堆是当年李冰父子率劳动人民开宝瓶口、开凿玉垒山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从而形成的孤堆。山石上的“离堆”石碑为后人所立,被当地人民奉为镇化岷江的图腾。可以说,离堆是2000年前工匠精神的有形体现。我用了写实的手法,着重刻画了伏龙观楼阁与离堆山石形态,同时加重了离堆上竹林的层叠感,以强调2000年来在都江堰独特的水文环境下,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的美美与共。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都江堰鱼嘴

在中景的刻画中,我选择将视角聚焦在鱼嘴的部分。根据实地考察的照片,我将鱼嘴的形态进行了准确还原,结合安澜索桥的古朴造型,形成了水利工程与山水风貌和谐融合的整体。都江堰的历史意义不只是养育一方万民,更是连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贸易走廊。古道幽幽,马铃声声,勾勒出千年茶马烟云。以成都为中心的茶马古道川藏道开通年代最早,且一直使用到民国末期,而都江堰正是这条古代贸易通道的重要一站。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安澜索桥

都江堰中,正是安澜索桥飞架岷江南北,连通古代蜀地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纽系着藏、羌、汉族人民的心与情。希望能够通过对中景细节的刻画,最大程度地反映出都江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并增加一层人文的温度。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刻画远景时,中国金币总公司王安董事对我进行了指导,将远山进行了图形化处理,以简约留白的手法平衡了画面近景的精细刻画,使整个圆形的小景不至于过满,有重有轻,繁简适度。

江水的处理方面,我原本想将江水整体做镜面处理,贵金属纪念币设计图稿及样币评审会评审专家建议增加波状水纹,将画面整体的传统山水画风格相协调。在王安董事的亲自指导下,在江水部分加入了水波纹形态,进一步增加了山水画的“古趣”。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币面除主题文字外,另有“深淘滩、低作堰”字样,取自后人总结的李冰修凿都江堰的治水方略,其字体形态源于二王庙石壁清代嘉庆年间题字。该六字又被称为“法垂六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是李冰父子的巧思,更是应被当代人学习借鉴的人生智慧。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李冰父子雕塑

李冰造就了都江堰,都江堰又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造就了离堆、宝瓶口等奇观,与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古建筑相映成趣。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貌,形成了自然与人、人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如今,有幸将都江堰呈现于纪念币之上,让2000多年前的奇迹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挑战,更具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

设计师详解中国能工巧匠金银纪念币(第2组)设计思路(上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能工巧匠   纪念币   王安   岷江   大禹   中国   都江堰   安澜   索桥   瓶口   水源   江水   金币   金银   详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