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陶勇其实已经重返岗位好久了。

但在最新的记录片中可以看到,即便已经重返岗位,工作中依旧有不少不方便。

甚至连最简单的“口罩带”,都只能让别人帮忙完成。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但就算是如此,他也努力奋斗在一线。

即便自己完成不了许多操作,却依旧在利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下级医生治病救人。

而谈到受伤的左手,陶勇豁达地表示道:

每当我看到我的左手的时候,我就告诉我自己,它就是我的一个医学勋章。

不少人看了陶勇的纪录片,纷纷被陶勇豁达、乐观的态度打动。

可其实曾是“天之骄子”的陶勇,这一路走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1

陶勇的家乡在沙眼的重灾区江西省南城县。

1980年出生的他,从小就目睹妈妈被“折磨”。

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总会说眼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磨得慌。

从小到大,他就经常给妈妈上眼药水。

利福平眼药水、斑马眼药水,陶勇几乎从小就接触。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而“折磨”妈妈的沙眼,其实是被她的奶奶传上的。

妈妈的奶奶最后失明了。

陶勇刚生下来时,妈妈就害怕,怕他也被传染上。

最后为了彻底摆脱这种疾病,妈妈在几年的寻医后,才在南昌的大医院做了手术。

那其实也是陶勇第一次看到专业眼科医生工作。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许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还感叹道:

当时拿那个东西吓了我一跳,眼睛里原来可以有那么多、那么大的白色的那个石头。

虽说母亲做了手术,但往后的日子,依旧会有一个“后遗症”。

可以说整个成长阶段,陶勇都在期待母亲痊愈的那一天。

这样的心路历程,让他产生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

并且在学校的时候,他都一直在为此努力。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1997年,陶勇凭借着多年的坚持,考入了北大医学部。

要知道当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在江西省只招收十个学生。

17岁的陶勇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了其中一员。

只是因为年纪小,入学后,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2

其实到了“人才扎堆”的北大,陶勇并不是特别的拔尖。

并且由于年龄小,刚开始到学校的时候,他还有点“怯场”。

记得有一次,老师安排了一个主题发言,陶勇上去声音很小,结果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发雷霆。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彼时的陶勇,正是自尊心很强的年龄。

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

从受到批评起,陶勇便开始偷偷地练习,一直到可以完美地完成一场演讲为止。

可以说在学校的时候,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以一种“知难而上”的态度面对。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多年的坚持,也让年少的陶勇,越来越优秀。

所以本科毕业后,他又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读了硕士、博士。

28岁那年,陶勇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毕业,师从我国眼科四把刀之首、中国现代玻璃体手术开拓者之一的黎晓新教授。

他终于完成了年少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医生。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其实回头看陶勇的履历,优秀得让人嫉妒。

更让人佩服的是离开了学校,他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一路走来,35岁就成了主任医师。

37岁担任博士生导师。

40岁出头的年龄,他发表的SCI论文有98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有26篇,还主持着多项国内外科研基金。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也正是因为此,2016年,以治疗葡萄膜炎为传统的朝阳医院眼科,因前任科室主任退休而向陶勇发出邀请。

36岁的他,成为了朝阳医院眼科新任科室主任。

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朝阳医院眼科成了葡萄膜炎患者的目的地。

几乎全国的疑难患者,都将眼光看向了陶勇。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3

周一出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周二手术,周三至周五会诊、做科研、处理医院的事宜,周末外出开会。

除之之外,每天还要查房。

这便是陶勇在朝阳医院的工作安排。

可以说生命中的每一天,他都在为了治病救人而繁忙的工作。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甚至这其中,遇到没钱的病人,陶勇还会自掏腰包,给病人付一些医药费。

他是很多人眼中的“救星”。

也正是因为此,很长的一段时间,眼科病人中都流传着一句话:

去朝阳医院找陶勇大夫看看。

而几乎每一次,陶勇也不会让那些渴望光明的人失望。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遗憾的是所有的一切,停在了1月20日。

这一天,陶勇在出门诊期间被患者持菜刀砍伤,造成其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脑外伤、枕骨骨折,失血1500ml。

一直在ICU接受了两周治疗,才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

而陶勇被砍对病人的影响,几乎当时便显露出来,他的网络预约全部取消。

被砍后第二天,便有患者的手术因陶勇受伤而没有人能做。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当时他受伤的事,在网上也引起了很多讨论。

甚至许多曾经接受他治疗的病人,得知他受伤后,还一起各种为他鸣不平。

但陶勇恢复意识后,做的头等重要的事却是:

单手在病床上敲了《眼内液检测临床应用》一书的后记。

可以说即便受伤了,他的心思也都在医学上。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后来通过长时间的治疗,痊愈后的陶勇走出了病房。

只不过因为受伤太重,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并且由于手臂神经断裂导致痛觉和温度觉得丧失,左手基本的感知和动作都难以维持。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不仅如此,为了手部神经恢复,他还要接受电击把受伤后粘连在一起的瘢痕用手术扒开。

基本上每一次治疗,都是一种煎熬。

就算是自制力极强的他,也会疼得叫出声。

可即便如此,陶勇还是在积极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记得在一次采访中,他“乐观”地告诉记者:

要想恢复手的知觉,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甚至更久。

不过就算是恢复了,想要再回到过去那种眼科医生的生活,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陶勇却没有放弃,一直到现在他都还在努力着。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4

其实在伤后4个月,陶勇就已经重返了工作岗位。

虽然即便到如今,他都还不能像以往那样高强度工作。

但他一直在努力地治病救人。

关于这次受伤,他也显得很平静。

就算是在采访中,也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其实自从陶勇复工以后,找他接受采访、参加活动的数不胜数。

这其中他确实参加了不少,但他却从未放下过本职工作。

以前的他用医术救人,如今的他除了医术,同样也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记得在陶勇受伤以后,他的同事在接受采访时,转述过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不要想着你做出来什么东西能惊天动地,一下子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这个地球。

不会的。

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小的东西,哪怕它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东西,你做就是了。

而他是这么和同事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并且不管是受伤前,还是受伤后,他都一直在坚持着。

受伤1年的陶勇:连口罩都戴不了,却依旧不忘治病救人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治病救人   江西省   眼药水   朝阳   口罩   眼科   左手   病人   患者   手术   年龄   医生   东西   妈妈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