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2018年6月22日,在2018年NBA选秀中,米卡尔·布里奇斯于首轮第10位被费城76人队选中,随即被交易至菲尼克斯太阳队

米卡尔·布里奇斯的无球能力可以拉开场上空间,首先他是作为一名定点投手,同时可以兼任多项任务。无论在篮筐周围还是在快攻当中,他都能够持续稳定的接球选择投篮位置。他能用自己的高度和稳定的横移速度作为缓冲在外线防守小一号的对手。在丢球之后他还可以进行二次努力保护篮筐。

字母哥在总决赛最高光的时刻,背景都是……米卡尔-布里奇斯,似乎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字母哥的膝伤无碍——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但如果你有兴趣再看一遍第二场比赛,你会发现布里奇斯的存在,摧毁了雄鹿的防守。

可以说,总决赛G1,布登霍尔泽教练坚持挡拆换防,除了忌惮保罗和布克的持球投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阳的底角三分。换防的目的是实现防守挡拆“二防二”,避免第三名防守球员参与其中。之所以要避免,是因为太阳本赛季底角三分的命中率达到43.8%,联盟第二。而布里奇斯正是太阳底角最犀利的武器,本赛季他投进86记底角三分(同样是联盟第二),命中率达到44.6%。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但保罗G1几乎是把换防而来的大洛摁在地上摩擦,布登教练不得不在G2更改策略。于是,换防没了,雄鹿重回蹲坑+挤过模式。从开局来看,效果还算不错,保罗又是失误又是被帽,他得防着背后挤过而来的霍勒迪,还得留意大洛蹲坑的位置,大洛太熟悉蹲坑,蹲起来熟练而且狡猾,保罗不舒服,艾顿也就不舒服,没有了G1那样的错位,艾顿的威力也就一半被废(今天10投4中只得到10分)。

太阳之所以能打到总决赛,和他们的应变能力有很大关系。首节进行到7分51秒,他们就找到了雄鹿的破绽,保罗高位持球,克劳德假掩护后顺下,保罗直传过去,克劳德接球后吸引了米德尔顿的夹击,他果断将球扔向底角,布里奇斯三分命中,这正是今天太阳挡拆打蹲坑的缩影——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克劳德、约翰逊也在类似的配合中投进三分——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雄鹿意识到了这一点,米德尔顿(或其他对位球员)在刷卡协防之后,注意了迅速归位。但布里奇斯,这名2018届的10号秀,之所以能被称为小伦纳德,就在于他不仅只会定点三分。第三节第一回合,保罗打挡拆,艾顿掩护后顺下,米德尔顿刷卡补艾顿,保罗迅速将球传到底角,米豆也的确尽力补了回去,但布里奇斯持球过掉米豆,学保罗划了一个蛇形路线后急停跳投命中——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布里奇斯,本赛季三分出手比例高达45.9%,都知道这是一名优秀的投手,但他的急停跳投次数(93次),在太阳也可以排到第四,命中率则是全队最高的51.6%。今天他拿下27分,其中就包括各种姿势的持球攻——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最后,布里奇斯的存在,让布登霍尔泽再次迷乱,全场比赛的最后7分41秒,他再度摆出以字母哥为5号位的小个阵容,开启无限换防,也就再次进入了太阳的圈套。太阳开始频繁打挡拆把字母哥拉到外线(这种情况在东决G1第四节也出现过),雄鹿内线无人,关键时刻让太阳连续抢到前场篮板,最终失去了逆转的机会。


总决赛G2的X因素:米卡尔·布里奇斯(Mikal Bridges)

保罗和布克依然是太阳的大脑,但每一支总冠军级的球队,都少不了布里奇斯这样的球员,他是太阳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体现出的超越角色球员属性的部分,则是我们相信太阳会越来越好的原因。

他只有24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卡尔   雄鹿   霍尔   费城   约翰逊   保罗   底角   篮筐   投手   球员   外线   掩护   字母   因素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