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重点大学变迁演义(10)

第十回 高投入精益求精 细挑选优中选优


上回说到,正当15所大学为自己能进到第一批“211工程”的大名单感到兴奋异常的时候,看似一个临时的场合,引入了全新的概念,事情又骤然起了新的变化。其实细究起来,此事也绝非偶然。事实上,从1996年,坊间就有消息传说:国务院、教育部设想再从这15所大学中选出10所打造中国高校航母,成为重中之重,从国家级财政投入巨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一时间,燕园内外,名流云集,各种级别的重要人物纷纷出席。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适时的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今后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这一建议实际上已经做实了坊间的流传。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庆典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江泽民是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发表的这一公开讲话,等于回应了教育部的建议。有了江主席的公开支持,教育部开展工作有了重要依据,立即趁热打铁。据此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表示要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江泽民这次讲话的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曾经的传说就要成为了现实,从国家级财政层面上直接出资建设高水平的大学。这对中国高校建设来说,确实是件天大的好事。

新中国重点大学变迁演义(10)

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教育工作

这消息一经传出,恰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引来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刚被列入第一批“211工程”大名单的高校,兴奋的热乎劲还没过去,又陡然有了一种刚摸着枕头天就亮了失望感觉;那些正为没能入围之前15高校大名单的大学则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消息传的很严峻:名额有限,这次只定十所高校!消息被证实的也很诱人:这次如果能入围就不光是学校名誉的问题,凡是能进到大盘子里的高校,都由中央财政出重金打造!并且明码实价,每年财政收入的1%啊,以当年的财政计算,总价可达300亿以上,这还是96年的钱,真是又有名又有利的大好事,能不动心吗?

于是,为了成为这十艘巨轮之一,全国各所高校只要觉得自己尚有机会,就全力拼争,一时间,各路强手尽显神通,十八般武艺无一保留。有的是稳坐钓鱼船,有的是拼命博同情,有的是暗中拉人脉,有的是极力亮家底。经过三年的酝酿,各方的博弈,到了1999年,“985工程”终于向国人初次撩开了迷人的面纱。令人吃惊的是:最后选出的只有9所,而并不是之前所说的10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个名单传递出的信息颇为珍贵:

一、体现宁缺勿滥的标准:虽说之前宣传说要打造10所高校航母,而且中国人传统上讲究口彩,十全十美是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但是,最后只有9所高校能达到相应的指标,就不生硬的去拼凑所谓的整数,确实是负责任的态度。当然,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剩余的几家争的过于激烈,教育部摆不平了,只好都不放进来。且不说这个说法实在没有什么根据,即便如此,宁缺勿滥也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也是一个务实的精神,也是个理想的结果。

二、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教育部这次把关真是严啊,坚决不开口子。既然之前刚定了15所高校,就不能朝三暮四,让人觉得政策没有连续性,让人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让人觉得老实人总是要吃亏。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人出面说情,就是坚持名单只能从这15所高校中产生这条硬杠杠。同时做到各种指标和数据公开,入选的理由有说服力。看似不近情理,实则众望所归,虽然有些高校对自己此番不能入围心有不甘,但是对这9家上榜的高校却无可挑剔。

三、兼顾了地域分布合理:这个名单里北京、上海两的高校各有两所,其他地方的高校占了七所,应该说是历年的各类重点大学名单中,在地域分布方面做的最为均衡,最为合理的一次。而这种兼顾并非是无原则的撒胡椒面式的照顾,确实是从各高校专业设置、综合实力评价及历史文化积淀出发做出的公平布局,确实是从国民经济建设要可持续发展的适配性出发做出的科学选择。


四、排除人情世故干扰:可以想象的到,历经了三年出台了一个只有9所高校的名单,而且这是事关上亿元资金流向的大名单,教育部遇到的各种人情障碍会有多么强烈。但是事实证明,这一次教育部排除了外界干扰,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综合这些信息,可以说这次的九所高校的最后入选确实是名至实归,这九所高校代表了这一及今后时期官方认可的中国大陆高校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成就了之后的一个新名词,就是著名的“2+7”。

所谓的“2”就是这一名单中的前两位:北大和清华。并且,明确表示这两所高校在中国高校处于绝对领先一步的地位。尽管当今有些大学排行榜有自己的排行依据,将北大、清华不放在前两位,但是笔者觉得,如果看官目的是为了选大学,在国内就当然是要先选这个“2”,之后再看其他的高校。如果看官是为了有其他的方面的目的或特殊需求,那自然可以自便了。

新中国重点大学变迁演义(10)

历史名校——北京大学


所谓的“7”就是这一名单中后面的7所高校: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大。而且,这七所高校在名单中的排序是有意义的,是分先后的,所以列位看官务必请看仔细了。如今高校排行榜有很多,各种排序都有,应该说也有各自成立的理由。不过笔者建议:到目前为止,这个顺序仍然可以成为众多学子在选择高校时,当做重要参考的指标。当然,如果主要从个人专业爱好和区位选择来考虑,这个“7”倒是不具备上个“2”那样的不可替代的霸气。

新中国重点大学变迁演义(10)

历史名校——清华大学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毕竟教育部曾经公开说过这个大名单的名额是十个,而现在公布的只有九个,理论上还有一个空名额嘛。既然还有机会,当然大家还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而且既然是公布了9所高校,就是说有6所高校落选了。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剩下的6所高校已经经历了“985工程”这个新标杆的测试,但是它没有过关,这也就等于给其他之前不在15所大名单的高校有了机会了,至少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吧。凭什么你就可以试着申报两次,而我就不能有一次机会呢!

于是,接下来多所高校开始了艰苦的努力,不久,这个名单果然又有了新变化。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   看官   名额   新中国   演义   有的是   所高校   重点大学   确实   名单   消息   高校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