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需要更多尹鸿博

四十强赛最后四场比赛落下帷幕,中国队以一波四连胜锁定12强赛资格,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整体表现值得肯定。除了武磊,个人觉得替补上场的尹鸿博发挥不错,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尹鸿博的几次喂饼级别的助攻。第一个假射真传,轻轻敲给阿兰,骗过了对方整条后防线,四两拨千斤;第二个高球传中,线路刁钻,力量落点俱佳,绕过对方后卫准确找到门前的谭龙,非常舒服的头球得分;第三个倒三角传球,在张玉宁往后撤步的同时,送出精准的贴地回传,人到球到,非常流畅舒展的推射破门。

从这三次喂饼可以看出尹鸿博比其他中国球员做得好的几个地方:一是头脑非常冷静。很多中国球员越接近最后一传最后一射的时候,往往过于紧张或过于兴奋,经常看到边路突破很犀利,最后慌慌忙忙的一传,只知道大概方向,具体想给谁想打什么配合都已经考虑不到了,浪费了很多进攻机会,这点尹鸿博处理得是真好,越接近扣动板机越保持冷静头脑,看准时机一击致命。二是脚法运用自如。好的传球手必须要练就过硬的脚法,球速、线路、落点都必须精确制导,因为你需要根据队友的擅长跑位和对手的防守阵型,在瞬间采取最合适的脚法传出最舒服的球,是起高球给头球,还是倒三角贴地回传,或是快速横扫门前,给前点给后点,给脚下给头顶,要指哪打哪,关键要让包抄接球的队友接起来舒服,可以轻松连贯一气呵成完成射门动作,这样的饼才是真香。想到第一场对关岛的上半场,吴曦两次后插上射门,球基本找到他人了,但线路球速落点就差那么一点点,非常别扭的完成射门动作,浪费大好的破门良机。三是大局观念牢固。只要队友位置更好,能传绝对不射,始终以球队赢球的大局为首位,服从球队整体战术需要,敢于牺牲自己个人数据。只有把这个思树立牢固了,长期坚持才能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在关键时刻下意识的做出最正确最合理的选择。

四场比赛下来,看惯了上半场各种传球不到位,边路传中两边飞来飞去就是找不到自己人,短传向前力量不是大就是小,下半场上场的尹鸿博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正如央视解说所言,尹鸿博让中国队的传球变得精细化了,当然威胁性也更大了。十二强赛中国队要想有所作为,需要更多的尹鸿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连贯   中国队   球速   高球   落点   球员   脚法   边路   头球   上半场   大局   牢固   中国   队友   线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