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甲联赛陷入‘血雨腥风’冠军特大接连中刀,新赛制是否合理?

于19日开启的象甲联赛,到今天下午,已经两轮战罢,在‘每一台必须分胜负’的新赛制规定下,象甲联赛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当中,超一流的冠军特大们,接连中刀,屡屡被砍翻在地,冷门跌出。

象甲联赛陷入‘血雨腥风’冠军特大接连中刀,新赛制是否合理?

在昨日的战斗中,6位全国冠军告负,孙勇征、谢靖、汪洋、赵国荣、赵鑫鑫,包括等级分第一的王天一。

今日又有5位全国冠军倒下,蒋川、孙勇征、谢靖、赵国荣、于幼华,以及等级分排名前3的上将孟辰。

这其中,如果说第一轮蒋川对赵国荣是‘凭实力取胜’的话,那么,其它冠军特大,则是输给了这种争分夺秒‘比手速’的赛制。

的确,5+3的超快棋、红6黑4的和棋黑胜,这样的用时确实太短,以至于对局质量‘低下’,被棋迷吐槽对局棋谱漏洞百出,打开天天象棋评论区,有不少棋迷的指责:‘脑力竞技变成了体力比拼,看谁反应快’,‘这种用时,广西快棋手毛哥可以一展身手’诸如此类。

象甲联赛陷入‘血雨腥风’冠军特大接连中刀,新赛制是否合理?

新赛制用时太短,是客观事实,不过,我倒觉得这挺符合实际情况的,试想,如果把对局用时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那么,得下多少盘棋,才能分出胜负?

还记得吗?去年‘碧桂园杯’全国冠军邀请赛上,陶汉明特大和谢靖特大,两人加赛10分钟的快棋,连续和了7盘,直到第8盘才分出胜负,这时候,已经午夜12点多了,而其它台次的对局,早已结束两个多小时了。

而今年象甲联赛的‘基调’就是拒绝和棋,提升象棋竞技的精彩度和看点,如果增加对局用时,那么,个别台次像上面这个例子,无限制和棋,难道需要无限加赛下去,直到分出胜负?那其它方面的工作如何进行?

可见,增加对局用时,并不可取,会影响到整个赛事赛程。只要有‘每一台必分胜负’这个前提条件,就只能采用超快棋这种短时限赛制。

象甲联赛陷入‘血雨腥风’冠军特大接连中刀,新赛制是否合理?

其实,任何形式的赛制,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有它各自的优劣和利弊。

比如积分制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屡屡被批评买棋卖棋、人情棋泛滥。在舆论的指责下,后来改成淘汰赛,之后运气成分又大增,被舆论指责成生产‘水冠’‘水特’等等。

如果把这个话题延伸到象棋以外的制度上,如唐朝亡于藩镇割据,宋太祖立国之后,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制订了一系列繁琐的限制领兵将帅权力的规定,此举虽然避免了武将对朝政的威胁,但由此导致宋军战斗力低下,整个宋朝近300年多年的历史,被辽国、金国吊打。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兴一利必生一弊’,所以,想完美无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不可能那么容易一蹴而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血雨腥风   联赛   藩镇   棋迷   冠军   棋谱   赛制   象棋   唐朝   胜负   舆论   低下   等级分   竞技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