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开国功臣与开国君主之间的矛盾,自古便难以调和,两千余年的封建史细数也只有秦始皇、宋太祖未对开国功臣们痛下狠手。而其余帝王,只是所杀多少而已,汉高祖刘邦算中等。他不同于始皇、宋太祖丝毫不动手,也不同于明太祖无论亲疏皆屠尽,思量过后才对功臣们下手。异姓王一类必然不能留,留下的萧何等人,那是从沛县就开始跟着他的老乡。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但也有一个例外,那便是张良,这个人功勋卓著聪慧无双。《史记》记载他曾得刘邦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同萧何从沛县就跟着刘邦,却还是成功的活了下来。明朝刘伯温被认为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臣,料事如神,都没能躲过帝王的清算。那么,张良又如何能躲过呢?

张良生于战国末年韩国的一个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曾连任三朝韩国宰相,父亲张平继任二朝韩国宰相。但到张良这一代没机会了,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灭韩,当时还年轻的张良尚未在韩国任职。不过他的心中却依然生出了极重的反秦之心,前期制定谋杀秦始皇计划,但他显然玩不过秦始皇。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秦始皇巡游六次,刺杀行动无数,就没一次成功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良得以拜黄石公为师傅,从他那儿学得俯仰天下大事的手段。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智囊,恰好这个时候秦始皇去世,没多久陈胜吴广拉开了起义的序幕。张良毫不犹豫的加入,靠着韩国旧贵族的势力聚集数百人,后感觉势单力薄决定去投奔景驹。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路上碰见刘邦,与他一见如故,遂决定留下来辅佐刘邦。张良有着极其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刘邦别的没有用人倒是一绝,让他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一招贿赂、虚张声势、突袭并用,成功让刘邦消灭峣[yáo]关的秦军守将,一路西进霸上。张良这招完全靠的是头脑,换了项羽,恐怕也没这么快拿下咸阳。

秦王子婴一看刘邦连峣[yáo]关都能破,真以为他有大军,无奈开城投降。至此,雄霸四方的大秦帝国灭亡,张良完成了毕生夙愿。韩国没法复国,不如就继续辅佐刘邦一统天下吧,如此也能成就大业青史留名。刘邦被咸阳的财富迷了眼,是他站出来一语敲醒刘邦,后世歌功颂德的约法三章也是他所提议的。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约法三章争得了民心,为汉日后经营关中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鸿门宴上张良劝项伯,保得刘邦一命,还令项羽内部埋下君臣相隙的祸根。紧接着暗度陈仓时,张韩珠联璧合,下邑之谋扭转楚汉战争的局势。如果说汉的江山离不开韩信的军事才能,离不开萧何的处理政事,那么最离不开的还是张良的谋略。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然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西汉建立后张良也面临刘邦的猜忌。他实在太聪慧了,假如有一天叛变,那便是莫大的祸患。张良也明白这点,他做出了一系列的行为,打消了刘邦的猜忌。首先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原则。不论是刘邦翦灭异姓王,还是西汉皇室明争暗斗,张良都极少参与谋划。

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唯一出手的一件事,便是定刘盈的太子之位。当时刘邦因宠爱戚夫人想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吕后眼看儿子的位置要被剥夺,急忙找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之位的重要,遂出了一计,请出商山四皓可保无虞。做了此事后为表明自己的决心,刘邦赏赐三万户为食邑,他只肯收一万户。

刘邦赐张良3万户,张良只收了1000户,此举背后足显张良的智慧

并指明要与刘邦项羽的留地(今江苏沛县),这一招实在高,封地一万户不大便没有威胁。又是留地,让刘邦每每想起,都会顾念初遇、辅佐的情分。紧接着以人生夙愿已满足为由自退,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刘邦自然也不会对他如何了。张良之聪不怪乎有人说:牧童骑牛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参考资料:《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陈胜吴广   刘邦   赤松   开城   沛县   秦王   项羽   史记   约法   夙愿   太祖   西汉   韩国   此举   太子   智慧   天下   张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