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关于骂人这种事情,脾气再好的人一生之中也都会经历几次。就连佛祖也会有气不过的时候,因此有了“狮吼功”的存在。但不同的人,骂起人来还是有不同的。比如说一般人骂人,就只能听见一句句的脏话往外飙。而有文化的人骂人,那真的是又狠又绝,但同时又很儒雅。

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近代史上怼人怼的最狠的,无怪乎我们的第一怼人小王子——鲁迅。相信各位自课本上鲁迅的文章中,应该看出了鲁迅笔下的杀伤力。他的问采斐然,自是不必多说。因此先生骂人也是骂的文绉绉的,不带一点脏字。

比如那一句“小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后他也做不了人”抨击了多少熊孩子的父母。再如那一句“做了人类想升仙,坐在地上又想上天”痛击那些不自量力之人。自这中间便可看出,先生的笔锋之犀利。

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他的一生骂人无数,甚至有好事之人为此列出了长长的一份被骂名单,几乎是囊括了所有民国知名人士,涵盖了所有领域。但他骂人并不是因为他喜欢骂人,而是生处乱世,他想要以笔为刃,敲醒那些尚在沉睡的国人。

而时间再往前推进,到了古代,古代的文人们骂起人来也是丝毫不逊色,比如清朝时期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骂那些忘恩负义之人——“子系中山狼,得知便猖狂”。

在往前走在《诗经》之中,通篇都在借着老鼠隐喻当时统治者的《诗经鄘风·相鼠》。字字句句犀利无比,就像是一把刀子直接插进了人的心间。而古代的文人之中,最经典的骂人之语其实来源于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孔子作为礼制的创立者,一生之中都将“礼”都看的很重。他认为有礼才有国,所以他自己也时时刻刻的关注自己着自己的礼仪问题。同时这代表着孔子是一位极有修养的人,能让他产生骂人的想法。

但是在《论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真的骂过人的。其中在《论语》的第五篇《公治长》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骂的就是一名头脑灵活的学生,名叫宰予。平常的时候他好学深思,对于自己的喜欢的思想有不同意见会跳出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在他不感兴趣的课堂之上,他经常蒙上耳朵睡大觉。孔子恨其不争,再宰予又一次在他的课堂上睡觉之后骂出了这句话。

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而后第二句就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此句出自于《论语》中的第十四篇《宪问》一文之中,骂的是一位叫做原壤的老友,毫无礼貌和教养。因为在古代的时候,蹲下就是代表蹲厕所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茅厕之中不干净的东西。

而这个老友就是蹲在地上接孔子的,在那时候这是一种极为不尊重的表现。因此孔子怒而发出了这样的责备。同时也表达了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教养,老了以后也不会对子孙后代做出什么好榜样。希望世人要一直都懂礼守礼。

孔子脱口而出的两句脏话,却流传千年,如今变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而孔子的这两句话骂的很难听,又十分的解气。但又一个脏字都没有带,符合儒家的思想。于是这两句话自古以来就被历代的文人所引用,流传至今。而前一句,更是成为历代老师骂学生的名句。而由此也可知,读书人骂人没文化的都听不懂你是在骂他,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孔子   儒家   打破砂锅问到底   至圣先师   中山狼   论语   鲁迅   脏字   诗经   口头禅   教养   脱口而出   脏话   犀利   文人   老友   历代   班主任   千年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