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西游记这本小说,很多人把他看做是小孩子的读物,实际上这本书,尽管大人小孩都爱看,但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小孩子读物。

作者并不持有佛教或者道教立场,而是用一种复杂的态度,用很深刻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现实世界映照下的神魔世界。

儒释道的融合和调侃,是西游记最大的特点,书里很多对话,看起来其实都很无厘头,如果硬是按原著去拍,你肯定会怀疑,这是导演硬要塞进去的桥段,但其实小说里到处是奇特的无厘头桥段。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小时候看西游,看的是猴子,长大了看西游,看的是故事,看的是人情冷暖,看的是各方角逐,用成人的视角看西游,你将会收获一个更为深邃广阔的西游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很重要,但却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唐僧到底犯了什么罪,或者更准确地说,金蝉子到底犯了什么罪。

唐僧取经五人小组,有点像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极限组合,全都是戴罪之人,让他们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

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调戏嫦娥,沙和尚打碎了琉璃盏,小白龙烧毁了御赐宝物,那唐僧呢?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书里也有说,他本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为在佛法大会上,对佛有所轻慢,所以被贬下凡间,然后就成了一个肉骨凡胎的凡人。

严格来说,他们四个不管罪多大,起码自己还是自己,金蝉子的处罚则属于最绝的那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小时候看不懂这一段,以为这是佛教戒律太严格了,其实任何纪律严格的组织,所针对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中低层成员,对于高层,根本不可能出现,以为轻慢这种完全不知所云的原因受到如此重的惩罚。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我们都知道,字数越少,事情越大,但后来其实是如来主动提出要金蝉子回来的,那也就是说,如来已经宽恕了金蝉子的罪过。

而取经就是一个赎罪的过程,小说里我们知道,唐僧取的是大乘经典,如果了解佛教的历史,谜团应该就可以解开了。

金蝉子当年之所以会有轻慢的举动,是因为他对佛法进行了非常大的修改,这就是大乘佛法,最早出现大乘佛法的时候,佛教上层肯定是无法接受这种新兴理论的。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实际上这是大乘自己的说法,是为了贬低小乘,实际上小乘才是最正宗的佛法,大乘是后来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

为什么会出现新理论,这是所有宗派都会面临的问题,原来的那一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推广地区的扩大,肯定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才会有相应的新理论的出现。

金蝉子其实就是推行大乘佛法的,跟如来原有的教义有出入,如来因此才怒不可遏,才要彻底把金蝉子赶出灵山。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但后来如来慢慢发现,这大乘佛法传播得越来越广,你不接受都不行,而来这大乘也毕竟是打着佛祖旗号弄得,算是佛的一个分支理论,本身也是对佛界力量的扩大。

明白了这些之后,如来决定接纳新兴的理论。这才同意金蝉子回到灵山,同时肩负着把佛法传播到东土大唐的重任,这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考验。

有些罪过我们能看得明白,比如孙悟空的罪,猪八戒的罪,但有些罪必须要有一定的阅历和知识才能看懂,比如沙僧的罪和唐僧的罪。

结合历史,用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来看看成年人眼中的西游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才是成年人应该懂的西游记。

金蝉子被贬真相,妄图推翻佛祖,最后却获得原谅


写给成年人的西游故事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大乘   灵山   无厘头   西游记   唐僧   西游   佛教   小乘   桥段   佛法   如来   佛祖   罪过   读物   成年人   真相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