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在唐朝时,著名的大诗人骆宾王在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时撰写了一篇《讨武曌檄》,历数了武则天的种种罪恶,将武氏骂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女。


结果武则天看后非但不生气,反而啧啧称奇,表示写此檄文的人文采非凡,如果在战场上遇到了最好是活捉,以后好好重用。此事能看出武则天那异于常人的宽广心胸。


在解放战争中也曾有过一件这样类似的事,傅作义通过平绥路、大同、集宁等一系列战役打败我党华北部队后,让他最信任的秘书阎又文写了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其中内容对我党极尽挖苦之语,甚至说让我党接受教训,放下武器等等。


这样的内容当时让我军上下都极度气愤,不过毛主席没有放在心上。在北平解放后,毛主席接见了傅作义及阎又文等人,期间还特意对着阎又文说:你那篇文章写得很精彩嘛!


这句话,其实非常有深意。因为这阎又文其实是我党的秘密人员,这个身份他隐藏了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了他后代的政审。直到他逝世31年后的1993年,他真实的党员身份才被众人熟知。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一、结缘延安


阎又文1914年出生于山西荣和,在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大学法学院,当时正值日寇逐步侵华,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阎又文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张友渔等主持的进步团体“中外语文学会”,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家到了最危难的时刻,刚刚大学毕业的阎又文在太原听了彭雪枫、程子华等人的抗日演讲,心中大受触动,因此动身前往了延安。


阎又文的文采非常突出、做事也特别稳当,在中央党报上刊登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让时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的徐冰尤为欣赏。


如果阎又文继续在延安工作,那我党会多出一个优秀的宣传人员、政工干部,但隐秘战线上就会少了一位至关重要的战士!还是那个特别欣赏他的徐冰,建议他可以去晋西北工作,由此可以说改变了他的命令。


当时傅作义就率部驻扎在晋西北柳林镇,其防区与八路军120师贺龙部隔河相望,双方建立了很好的交情,还搞过聚餐联欢。傅作义主动送了很多军官前往延安陕北公学和抗大学习,还模仿我党制定了《北路军政治工作守则》、《十项纪律》。我党也派了不少干部帮其设立政治工作机构。


因此傅作义部一度被人称为“七路半”,即只比八路军少半路了。也就是在双方关系良好之时,阎又文前去‘投奔’了傅作义。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二、得傅信任


傅作义也是山西荣和人,与阎又文是老乡中的老乡。加上阎又文长相出众、又是山西大学的高材生,让傅作义一见就生出信任之感。


最初傅作义让阎又文担任35军麾下的一个团政治主任,想看看这位小老乡的文书能力以及宣传能力究竟如何。这些东西对于在延安历练过的阎又文来说是小菜一碟,他不但文采好,而且非常善于写公文,能够把一篇文章写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因此傅作义大为惊喜,在1939年春把阎又文调为私人秘书,让后者主做抗战的政治宣传以及动员工作。


阎又文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很强,与傅作义相处久了以后把对方的爱好、性格等等全部摸透了,因此后来傅作义的会议记录、起草文件、演讲文稿都是让阎又文来负责。傅作义对阎又文特别放心,直言:唯有又文写出的东西与我的思想相吻合,他写出来的和我想要说的一样。


在35军步步高升,阎又文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信仰,早在1938年时就通过地下党员潘纪文秘密入党,每当有什么重大情报,他也都会想办法传递出去。只是在1939年秋,他遇到了一场危机。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傅作义部因为与八路军关系过密,引起了阎锡山及蒋介石的不满,这些反动派运用各种方式威胁傅作义与我党撇开关系。开始傅作义还推脱,但是蒋介石派了中央监察委员前去傅部驻扎地,以断饷相威胁。


无奈之下,傅作义只好将各军政机构中已经公开的共产党员送回延安,阎又文党员的身份尚未暴露,加上傅作义也舍不得他走,因此就留了下来。


但这样一来,阎又文与我党的联系就断了,不巧的是,国民党大特务戴笠还盯上了他。阎又文曾到过延安这事,根本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因此戴笠总认为他有问题。在经过蒋介石的首肯后,军统给傅作义发了封电报,说阎又文有重大通共嫌疑,尽快前往重庆受训。


戴笠的名声谁人不知,落到了他手里,即便不是共产党也无法活着回来。傅作义十分欣赏阎又文,不愿自己这个小老乡去受磨难,因此向蒋介石保证阎又文绝不是共产党。


但是戴笠也仅仅只是怀疑,见傅作义语气较为强硬,也就没有继续深究。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三、重归组织


与组织断绝联系后的阎又文心中郁闷,但他也不可能公开去寻找联络员,因此只能默默等待,好在傅作义在抗战时期一直积极抗日,没有让阎又文面临两难的选择。


傅作义抗日,阎又文同样也抗日,在著名的五原大捷中,阎又文一介文书照样拿着枪上了战场,即便因此负了重伤,他的心里还是踏实的。抗战这几年,傅作义部与日寇大大小小战斗过200多次,阎又文参与了大部分的谋划,因此也在军中渐渐有了不小的威望。


可是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开始积极谋划内战,傅作义作为国民党军事能力杰出的将领,自然也被安排在了内战的第一线。阎又文听说消息后开始着急了,他希望能够早日与党恢复联络,为组织做贡献。


这时也是组织最需要他的时候,李克农交待了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的王玉一项任务,让王玉想方设法联系上阎又文,从而在傅部建立起情报网。


对于王玉来说,这项任务的未知风险是极大的,因为几年过去了,我党并不知道阎又文现在官居何职,也没有人不知道阎又文是否改了信仰,一个不好就是有去无回。不过我党的优良传统就是一定会完成任务,所以王玉立即动身前往傅作义部的行政中心包头。


王玉化名“张治公”、伪装成商人进了城,有意地去寻找一些穿着军装的人,说来也巧,他在一间饭店中遇到了一名口音相近的军官,靠攀老乡关系过去上烟敬酒与对方聊天,通过有意无意地对话,王玉知道了对方是傅部司令部机要室秘书薛起禄。


但薛起禄问他来包头的目的时,王玉称是来寻找弟弟“张治忠”的,只是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家里人都很着急,弟弟之前说过有家信可托阎又文长官转交,所以现在只能去找阎又文长官了。然后王玉故意问了句:这阎又文长官到底是谁?该怎么找啊?


薛起禄听到这个名字就说:“阎又文是傅长官的秘书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关键信息,王玉喜出望外,更加卖力地拉拢薛起禄。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几天后,王玉在薛起禄的带领下前去阎又文的办公室,由于周围都是人,王玉只好把找弟弟的说辞再搬出来一遍。这让阎又文完全没听明白,他上下打量了王玉一番,随后回答“我不记得有这么回事”。


王玉也只好推说“那或许是我记错了”,然后就走出了办公室。过了几天他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阎又文的住处,等到两人单独相处时,王玉直接询问阎又文是否为山西荣和人,是否曾在山西大学毕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玉决定拼一把,就赌阎又文心中仍未改变信仰。


他说:阎又文同志,我是延安来的王玉,中央派我来找你和杨子明同志。这话如同一道惊雷让阎又文立马站起,他与杨子明同时入党的事只有党内极少数人知道,因此不虞有诈。他握住王玉的手非常激动,知道自己终于回归组织了。


阎又文当时不但是傅作义的秘书,还是第12战区政治部副主任、机关报社社长,可以说知晓傅作义部的一切军事动向。此后王玉就以表兄弟的身份留在他的身边,为解放区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绥东战役时就是因为阎又文提前将傅部的作战部署告之,让我军能够战略撤退,减少了很多伤亡。


为了不暴露阎又文,当时党内只有王玉、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罗青长、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周恩来、毛泽东五人知晓他的身份,堪称绝密。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四、绝妙情报


1946年9月13日,傅作义率部在集宁击败我晋察冀部队后,找阎又文谈了两次话,希望阎又文为起草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信,里面多些挖苦讽刺的内容。


此事让阎又文相当为难,他一时也不敢决定,只好通过王玉请示上级。最终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认为要写,并且要写得够酣畅淋漓,最好是骂得解放区军民羞愧难当从而激起战意。


得到指示后的阎又文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2300多字的“檄文”,里面有一段为:“被包围、被击溃、被消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的所谓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的全部主力。”


这让傅作义看后大呼过瘾,9月20日就刊登在了傅部机关报《奋斗日报》,题为《致毛泽东的公开电》。第二天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全文转载,还用大字醒目的标题:“傅作义电劝毛泽东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


在他们想来,此文肯定能大杀我军的士气,然而现实正好相反,朱德看后要求连以上的干部要在部队中宣读,毛泽东也要求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我们只有一个目的——让全军知耻而后勇。


后来这篇公开电果然激起了我军的斗志,连周恩来都评价过:这是阎又文写得最有效的一篇文章。


此后的时间里,傅作义的官职不断上升,阎又文也随之晋升,很多华北“剿总”的作战计划,还没传到蒋介石的桌案前,就已经被我党知晓了。尤其是后来的平津战役,阎又文更是立下了巨大功劳。


在辽沈战役的末尾阶段,傅作义也在华北做出了自己的部署,他希望能在平津地区与我军进行会战,如果战事不利也准备好了两条退路:一是由张家口西逃绥远,然后与宁夏马鸿逵会合;二是由津塘南下,率部彻底归降蒋介石。他的这些防线以及心思,都被阎又文传递到了中共中央。


阎又文的这次传递情报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因为中共中央最初的战略构想,是让东北野战军休整数月,让华北军区几个野战兵团先夺取归绥、攻克太原,解放了绥远和山西后,在让华北解放军与经过休整的东北野战军合力解决傅作义集团。


如果真这么做了,按照傅作义的部署,那他极可能会放弃平津地区,然后率60万官兵经海路南下,届时其部补充长江防线,会对解放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毛主席迅速改变作战计划,让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一面对津塘地区切割包围,一面又对张家口发起进攻。双管齐下,断绝了傅作义西逃与南下的道路,彻底将其围死在了北平。


此时的傅作义心里非常矛盾,他很明白靠着孤城是决然打不过了,但又不甘心放弃昔日的权力以及心中怕中共秋后算账。这段时间阎又文几乎是形影不离地陪着他,连他每天抽几根烟,毛主席都能知道。


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还是希望傅作义能够走到人民这边来。阎又文适时地将全文读给傅作义听,并开始继续攻心。傅作义开始还表明地非常不甘心,认为自己的军事能力并不输给中共任何一位将领。阎又文这时候只能顺着他来,劝道:连蒋委员长都败在了毛泽东手下,我们又何必计较呢?


阎又文又为傅作义预想的三条路一一作了分析: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带部队去西边了,即便是几个人去跟马鸿逵会合了,宁夏能挡得住中共百万大军吗?我们都不是委员长嫡系,丢了华北再去南方,委员长怎能放过你?要坚守北平对抗共军,那这座文化古城将遭到毁灭性破坏,你我都会成千古罪人!


字字都说到了傅作义心坎里,虽然傅作义默然不语,但已经被说动了。此后傅作义继续派人与中共和谈,最终在1月22日傅作义正式宣读《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北平城内的20多万国军陆陆续续出城接受改编。


能有这个结果,在傅作义身边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两个人就是阎又文与傅冬菊!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五、至死保密


北平解放后,阎又文想要恢复身份,但是毛主席考虑到那样会让傅作义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影响统战。阎又文自己也觉得如此对待一个信任自己的人,有些太残忍,所以就继续保密下去。


不过恢复身份一直是阎又文心里的执念,他每个月都会托付信得过的人帮他秘密交党费,从来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后来阎又文随董其武23兵团参加抗美援朝,他的日记里也有这么一句:假如我牺牲了,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中央可以公开我的党员身份。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实现。阎又文从朝鲜回国后就担任水利部农田水利局副局长,依然是傅作义的下属,期间自然也没有机会公开身份。1962年阎又文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给守在病床边的妻子留下遗言:“有事情找组织”。


当时顾及到傅作义还活着,因此阎又文的碑上只写着是共产党员,没有标注入党时间。


由于阎又文去世得太早、身份知晓的人太少,给家庭还带了一些麻烦,他的孩子后来想要考取公职,却因为政审无法通过,特殊年代家庭也遭到了冲击。


直到1993年,已在外交部工作的王玉几经辗转找到了阎又文的家人,将阎又文的真实身份告之,自此所有人才知道那段隐秘的历史,随即阎又文的家属恢复了应有的待遇。


这一年距离阎又文入党已经过去了55年,距离平津战役结束已经过去了44年,距离阎又文去世已经过去了31年。


他替傅作义写了封骂毛主席的公开信,见面后毛主席却夸他写得精彩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冲锋上阵的人叫英雄,像阎又文这种坚持在隐秘战线上的人同样也是。他们早已经将个人的荣辱抛在了脑后,把一切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祖国。这样的人,同样值得我们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平津   集宁   北平   延安   华北   我党   公开信   山西   我军   蒋介石   战役   党员   情报   身份   中央   组织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