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这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经历过的最为惊险的一次战斗,险些让美军扭转朝鲜战局。不过也正是这一场战斗,志愿军力挽狂澜,让敌军放弃继续侵略的想法,直接促成了后期两方停战谈判的开启。

中国志愿军在铁原这一战中,充分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力量和不怕牺牲的勇气,这就是浴血奋战14天的铁原阻击战

为守住铁原不得不后退

朝鲜战争打响之后,志愿军依靠着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在前四次战役中接连获得大胜,直接导致了上一届指挥官麦克阿瑟的退出朝鲜战场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接替他上台的新司令是马修·邦克·李奇微,他在仔细研究之前的作战经过后发现,志愿军所使用的战术限制了轻步兵身上携带的物资,军人身上只有携带维持7天的物资,才不会影响战斗。

针对这一点,李奇微就想出了一个特别阴损的招,美军兵力开展后持续后退,延长战役时间线,拉长志愿军物资补给距离与时间,使后勤补给跟不上进攻需求。

1951年5月,李奇微按照计划将战役拉锯了一个月,随后美军将提前组织好的一支特遣队组剑指铁原,这支特遣队中有4.7万士兵,还有火炮、装甲车和直升机,而铁原则是我军重要的物资补给中心。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铁原一旦攻破,就意味着战役中的全部志愿军将面临饿肚子、弹尽粮绝的危机,会大大降低我军战斗力,先前打赢的4次战役都会回到起点。

美军选择机动车出发,一路北上,仅1天时间就能冲到铁原,而志愿军没有如此良好的装备只能靠行走。

时间紧迫,大部队甚至跟不上敌军速度。但铁原因其重要的的战略地位,几乎每位志愿军都明白,要想及时止损,必须守住!

63军临危受命

其实当时拥有30年战斗经验的彭总司令,早已看出敌军的计划与其缺点,虽然已经提前做好攻击措施,但我军为攻破敌人防线,仍需要留住足够时间筑建防御工事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当时能够紧急赶到铁原的,并富有战斗力的是傅崇碧及其领导的63军。傅崇碧接到彭德怀急电,临危受命,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抵挡美军,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于是傅崇碧安排连续作战后的士兵及时整顿,目的是拖住敌军前行。

此时63军有兵力2.4万人,火炮200门,而李奇微的兵力是4个美军整编师共5万多人,配备1600门火炮和300辆坦克。志愿军处于绝对的恶势,这注定是一场恶战。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于是在了解情况后,傅崇碧狠下心来,决心以63军部分的牺牲来换取朝鲜战场全局的稳定,不丢失前4场战役的成果,让部队与铁原阵地共存亡。

傅崇碧做出战斗部署,将管辖的3个师187师、188师和189师呈一个倒品字形布置在铁原周围,前方左翼为189师,右翼为187师,后方188师作为预备队。

在兵力上为了减轻敌人火力杀伤,傅崇碧采取了少摆兵多屯兵的战法,同时派出少量部队突袭,迫使美军改变队形,延缓推进速度。

战斗打响

6月1日战斗打响,左翼189师刚开战就遭到敌军长达一小时的炮击,发出导弹数量接近5000枚,随后美军向189师阵地发起冲锋。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为减轻炮火所带来的伤亡,189师师长蔡长元已提前挖好坑道,并且将全师9000人像一个个钉子分散到200个阵地去,准备用分散数量来拖延时间

美军为防止偷袭并扫清力量,必须到每一个阵地点一个个将“钉子”拔出来。这样大大拖延了美军的进攻速度,为后方防御工事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纵观世界战史,也只有中国志愿军肯用这种战术

因为要想突破攻击点,必须扫清阵地士兵,9000名志愿军分散到每一个点上的数量仅50人左右,无法独自对抗强大的美军力量,志愿军被包围没有退路,这无疑是送死。

敌军指挥其实发出过疑问,为什么志愿军不怕死心甘情愿牺牲呢?我想是因为志愿军心中有祖国,虽然在朝作战,但他们知道自己守护的是祖国。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如果不战,敌人就要打过鸭绿江去,敌人就要去侵略好不容易成立的祖国,所以他们选择牺牲来拖住美军,将时间留给后方力量,用生命守护信仰,这样才有更大的胜利。

这是中华人民世代祖辈传承下的力量。

美国人当然不懂这种精神,接着蔡长元师长在战斗中发现,由于坦克不够灵活,敌军并不擅长对付运动中的目标。发现这一弱点后,于是他指挥士兵不断变换阵地,试图拖长时间线

随着战争的进行,189师的伤亡不断扩大,蔡长元只能不断集结着每一个阵地的幸存者,重新组成新的队伍,创造另一个阵地,战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一直不停地战斗中,此时伤亡早已过半。

6月4日,军长傅崇碧命令位于前线拼杀的189师下阵地休整,由后方预备队188师上场对敌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188师师长张英辉在借鉴189师防御经验的基础上,在前线战斗时间提前在地下挖好了防御网与深坑,这样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逼近时,一个个落入了深坑,行进带卡在深坑中动弹不得。

志愿军于是大起反抗,果断击毁100辆装甲车,失去了装甲车的美军兵力迅速下降。同时,右翼的187师在遭到美军的猛烈攻击下猛力反攻,在师长徐信的带领下多次打退了美军的冲锋。

炮火照耀天空

6月9日,187师手里只剩下了一个团的实际兵力,眼看阵地要守不住了。徐信下令守不住就冲出去。随后徐信请示军长傅崇碧,要来了全军仅剩的200多门火炮,趁着夜色向美军的阵地发起进攻

美军没有预料到突然的袭击,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在这种劣势下志愿军还敢进攻,一时阵脚大乱。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聪明的志愿军趁机将炮火和手榴弹,扔进了美军的弹药库,一时间火海点燃,火光红透天空。

就这样战斗持续到了6月12日,63军的志愿军战士们舍身忘死,在傅崇碧的带领下日夜狙击,抗住了美军4个现代化整编师5万人的轮番进攻。

来了多少士兵就挡了多少士兵,这也使美军始终无法冲破防线,打下铁原。

这场大战打了整整14天,63军的战士们几乎全军覆没,死守铁原,美军也受到了极大的兵力伤亡,继续北上的势头也逐渐减弱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铁原阻击战中,我军后部力量整装待发,攻击防线与防御工事终于建立起来,迫使联合国军不得已转入“战略防御”,63军也受命从铁原撤下,转入伊川修整。

军长傅崇碧也在受了重伤,昏迷了4天手术后慢慢苏醒,第一反应就是询问部下伤亡情况,为牺牲的战士们感到悲伤。

随后,彭德怀总司令向党中央报告此次战役,向毛主席大力夸赞我党的这一支铁军。

结语

提到朝鲜战场上的著名战役,人们肯定会想到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等地发生的战役,但是最不会忘的还是铁原。

铁原阻击战:浴血奋战14天,我军趁夜色进攻,美军一时阵脚大乱

战士们用身体守住铁原,牺牲的士兵达几万人,最终取得成功,使人钦佩与感动。

这场载入史册的战役还被中央做成了纪录片《铁在烧》,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定下心来,品味历史,感恩英雄们带来的和平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我军   深坑   美军   防御工事   阻击战   朝鲜   浴血奋战   志愿军   阵脚   火炮   敌军   兵力   伤亡   阵地   战役   士兵   夜色   力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