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汉服文化蕴含深,绣绝神彩缤纷。

在中国无数的技艺瑰宝中,汉绣绝对排的上名次,千年来汉绣经历王朝更迭和连年战乱,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

尘埃落定,如今我国迎来最鼎盛,最祥和的时代,本应该兴盛的汉绣如今却成为文化遗产,掌握这个绝技的人已经年迈,那么他是如何传承的?

机缘巧合

如今掌握汉绣这门绝技的人正是张先松老人,他做汉绣行业几十年,可谓是“童子功”,那么很多人会纳闷,一个男人为什么会接触“针线活”呢?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这就要从他儿时的一场事故说起。

张先松1941年生人,家里是荆州的普通工薪阶层,儿时的张先松,过得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每天都是在玩耍和学习中徘徊,但他儿时的玩物有限,以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能为他购置新玩具。

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动手能力不可小觑,张先松显然这两项全部具备。他在九岁时做出的小玩具就已经堪称艺术品,也让他收获了一批迷弟,这是他的第一批“观众”。

但是一场意外让这个普通的孩子走向了另一段人生。

张先松的儿时并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其中一个游戏就是用石子到江边“打水漂”,小伙伴们攀比谁的石头飞得远,漂起来的次数多。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正在玩得不亦乐乎之时,只听得“啪”的一声爆炸的脆响。当小伙伴们转头看向爆炸位置时,张先松已经抱着鲜血淋漓的手在地上不停地哀嚎。

当张先松被送到医院做完急救手术后,他发现自己的右手只剩下大拇指和中指两根手指。调查后发现张先松当时抓起的并不是石子,而是一颗废弃的小型炸弹。

张先松小小的年纪右手就成了残肢,不仅缺少手指,爆炸后的后遗症也困扰着他,右手时常不自觉地抖动,十分影响日常生活。这时候家里听说做针线活的人手都极稳,于是让张先松试试看。

正所谓地不生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别看张先松右手只有两根手指,做起活来却丝毫不影响。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不久张先松还增加难度,研究起了汉绣,钢针从此成为了陪伴他一生的东西。

汉绣守卫者

汉绣实际上是楚绣演变而来的,楚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以做工精细和效果逼真而闻名。很多古墓出土的楚绣都是国宝级文物,是非常难得的手工历史遗物。

而汉绣要比楚绣还要精细,效果要更加生动。

但是这也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汉绣制作太过复杂,需要极其强大的耐心才能坐得住,而巨大的制作难度也劝退了很多从业者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张先松在接触汉绣以后十分痴迷,20岁时决定寻访著名汉绣大师李玉山,想要在其门下提升技艺。李玉山老先生,看在张先松右手两指依然刻苦的份上就收了这个门徒。

李玉山大师手法绝妙,精通绣法,张先松在其门下进步神速,加上他从小就动手能力极强,最终成为了李玉山的首席大弟子,这门技艺张先松完完整整的从师傅李玉山手中承接了下来。

张先松这一绣就是几十年,但他最宝贵的并不是手中的技艺,而是坚持,当年李玉山门下的徒弟几乎没人再做这一行,唯有张先松如今高龄不退,继续为汉绣谋继承者。

传承之路

张先松时常感叹时代的变化,刺绣居然可以机械化,这让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刺绣行业从业者都已经离开,而要从这少部分人中找到一个意志坚定的年轻人并不容易。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并且如今汉绣虽然位居中华文化遗产前几名,但是国内对这项技艺并没有太高的关注度,浮躁的社会让很多人只图利益,没人潜心研究这项古老的技艺。

起初张先松原本打算招几批学徒,然后重点培养。但结果却是无人来揭他的大榜,根本没人来拜师学艺,就连来了解的人也都是寥寥无几,最大的原因就是汉绣的难度和它的长期投入。

汉绣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可能需要几十年的钻研才能略有所成。其中的技法更是不容易参透,有一些学徒没过几天就坐不住走掉了,这让张先松颇为苦恼。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张先松为了寻求传承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一想到自己成为汉绣最后一脉就黯然神伤。但有些学徒真的热爱汉绣,却苦于学习这项技艺没有收入,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经济来源供应生活所需。

遇到这样的情况,77岁的张先松将自己每个月的退休金拿出来作为学徒补贴,并且用全部积蓄在荆州当地创办了一个汉绣传承园。

要知道张老先生的退休金只有三千元,可见他对这件事有多看重。

只要来学习汉绣,张先松老人都非常欢迎,年迈的他依然在园区,为大家讲解汉绣历史和技艺,并且分文不取。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除此之外,张先松还开办了汉绣兴趣班,用来重点培养自己的传承者。

由于缺乏资金,张先松所用的桌椅都是自家的家具,只要想学习汉绣的人都可以来。通过张先松的坚持不懈,汉绣兴趣班已经不再空空荡荡。

如今张先松已经有八名弟子,有一人诚心跟随愿意接班,另外七人皆为兴趣非常大的爱好者。

为了今天,张先松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别人颐养天年的时期,他却丝毫不放弃。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也许是时代真的变了,从前的传统技艺很多人抢着学,而当代却没人愿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抱着绣案去学习,反而张先松这种精神显得格外珍贵,这份珍贵远超技艺本身的价值。

结语

不只是汉绣,当下很多传统手工技艺都面临失传的情况。

上一代对事业的专一性如今早已荡然无存,很多人对工作和学习朝三暮四,沉迷娱乐更是传承传统技艺的一大阻碍。

荆州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

张先松老人能够自掏腰包为汉绣技艺的传承加油助力十分难得,但实际上学习汉绣并非在当下没有出路,尽管现代工业已经取代手工业,可越是稀少才却越显得这份技艺弥足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荆州   退休金   针线活   门下   学徒   绝技   技艺   大爷   儿时   右手   难度   珍贵   手指   家里   老人   兴趣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