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宋江这个人,刚出场的时候就顶着“孝义黑三郎”、“及时雨”等一系列头衔,可见这个人也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之人。而接下来,他所做的第一件“好事”却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因为身为官员的他,竟然想方设法地给通缉犯通风报信。

可是没办法,《水浒传》之别名就是水浒英雄传,也就是说梁山上的这些人都成了正面人物。所以如此一来,宋江的非法之举自然也就变成了善意之举,晁盖等人成功地在官兵到达之前收拾好了行李,此后上了梁山落草为寇。而在这之后,宋江似乎也喜欢上了这个勾当。

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宋江身为郓城县的押司,也算是朝廷命官了,但是他却发现,适当地帮助这些犯人,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比如这晁盖一伙,在上了梁山后就因为感激他而给他送来了一百两金子,虽然派来的刘唐太过显眼差点吓死了宋江,可不管怎么说,风险总是与收益息息相关的,一百两金子怎么说也不轻了。

可能宋江通过这一次突发奇想的举动,而感受到了这件事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不止在于那一百两金子,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江湖上更加的声名远播,让好多江湖中人见了他都深恨相见恨晚。

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尝到了这里面的甜头后,宋江似乎有一种感觉,将人送上梁山还真不错。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帮助别人上梁山,慢慢地他发现这样好像没啥趣味,而且机会也极少。那么,既然机会太少,就得自己创造机会了,于是在接下来他就开始逼着别人上梁山,而其中的典型代表,或者说是受害人就是霹雳火秦明。

秦明因为自己的鲁莽而被擒后,一直声称“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可是宋江却不在意你这些想法,他有办法让你连大宋的鬼都当不成。接下来,宋江就布置了王英等人扮作秦明的模样,前去青州城外杀人放火,让青州城的慕容知府误以为秦明已反,当下就杀了秦明全家。等到秦明第二天赶到城下时,却发现自己妻子的头颅都被展览在城墙山,当下气得吐血。

可即便如此,走投无路的他还是只能选择上梁山。

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在这个过程中,想必很多人也已经注意到,宋江乐意帮人、或者逼人上梁山,可是他自己却是之意不肯落草。他宁愿沦为阶下囚,宁愿苟且也不肯“落草为寇、辱没先人”。

从这一方面来讲,宋江无疑是奸诈到了极点。孔夫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宋江却偏偏反其道而行,简直就是“己所不欲,偏要施于人”。

如果非要为宋江的这些行为找出一个理由的话,笔者以为,他这样做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黑白通吃”。

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应该说,宋江将这个词也算是应用到了极致。一方面,他在竭力帮助着那些犯了法走投无路之人,另一方面他又在竭尽所能地讨好着那些官员。而他这样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当他杀了阎婆惜之后,除了阎婆惜的情夫张三以及其母阎婆在想方设法要他负责外,其余的人,从县太爷到都头等,无一不在护着宋江。后来,宋江到了清风山上的时候,当得知王英等捉到的乃是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时,宋江又一番巧言令色让王英放了刘高之妻。其真正原因,只是在于讨好刘高,可是他没想到自己这次拍马屁却拍到了马蹄子上,后来被刘高所擒。

水浒传里的一大疑案:为何宋江不愿上梁山,却喜欢逼着别人上山?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宋江虽然几次遇险,但是在黑白两道共同的帮助下,倒也一次次地化险为夷,可是当他碰到黄文炳时,却行不通了。

宋江当时因为喝了酒,就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颇为霸气、看起来确实也有些反动的诗,而这首诗在黄文炳看到后,就被当作谋反的证据,宋江因此而被打上了“反贼”的标签。此后,又经过吴用的失误,成功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到了此时,宋江再无苟且的余地,他只想活命,而不在乎是否为寇。换句话说,到了此时他的黑白通吃之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自己也只能上梁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水浒传   梁山   郓城县   孝义   急人所急   青州   疑案   己所不欲   走投无路   通吃   金子   清风   收益   官员   黑白   机会   喜欢   宋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