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在笔者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曾写过关于金圣叹删除了武松称赞潘金莲貌美的一首诗,不过,对于金圣叹此举,读者们的反应确实声调不一。

其中,自然有支持者和反对者两类,而这两类人的理由,看起来也都是可圈可点。不过,相对而言,似乎是反对者的声调要更高一些。

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这些反对金圣叹删这首诗之人,一方面是认为金圣叹不应该对原著进行妄加删改,那样就相当于是不尊重原作者施耐庵;另一方面,也是觉得,武松作为一个好汉,其实就应该“发乎情而止乎礼”,也就是说,先写出了潘金莲在武松眼中的美,然后再有了接下来武松拒绝潘金莲的一幕,岂不是更能凸显出武松的英雄形象吗?

而在支持者看来,自然认为金圣叹删得好。首先一点就是,五大三粗可以打死老虎的武松,并非一个可以写诗的文人;再者,作为叔嫂关系的二人,纵然是潘金莲容貌出众,也没有必要通过作为小叔子的武松之口来表达出来。

这倒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味道。

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在这儿其实有必要提到一点,那就是关于《水浒传》的成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并非施耐庵完全“原创”。说得通俗点,就是施耐庵将很多民间传说、说书故事加以整理,而写出了这样一部旷世经典。所以,金圣叹在这儿,其实也完全有删改的权力。

那么,这首诗被删,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此处我们不妨还是先来细致地分析一下这首诗。

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这首诗,乍看之下是一首形容女子貌美之诗,毕竟其中有着“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这样的一些溢美之辞,但是再细看一下,却又发现其中有不少贬义词。就比如这“风情月意”、“蜂狂蝶乱”,怎么看都不像是单纯地形容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之词。

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再来看一下当时那种环境。

武松当年因为打死了人而出逃到柴进的庄子上,而等他返回之时,却因无意间在景阳冈上打死了老虎而突然之间成了英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哥哥武大郎,之后见到了自己的嫂嫂潘金莲。

在初次见到潘金莲之时,也许潘金莲之美貌确实是让武松眼前一亮,让武松内心中忍不住也蹦出几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赞美之词,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他心中的潘金莲,只有“美”,而不会有这首诗中所说的“暗藏风情月意”、“勾引得蜂狂蝶乱”等轻薄之词。

其实此时的潘金莲,可以说还是一个安分守己之女子,她拒绝了张大户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虽心有不甘但也并没有出格之举。

金圣叹删去了武松描写潘金莲貌美的这首诗,究竟是对还是错?

还有一点就是,这样一首既有褒、又充满了贬的诗词,无论哪个方面由武松来引出都是极不合适。

从赞美方面而言,武松没必要刻意地去夸赞自己嫂嫂之美;而从贬低方面来说,此时的武松还没有理由来贬低潘金莲。

所以,在笔者看来,这样一首诗出现在原文中,实在是显得突兀,而又不合理。所以,金圣叹将之删去,不但没有影响《水浒传》本身之光彩,反而是增色不少,让这一部名著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水浒传   雨恨云愁   景阳冈   溢美之辞   小叔子   嫂嫂   反对者   柳叶   声调   初春   支持者   笔者   桃花   形容   女子   武松   潘金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