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从军迷们认知角度,显然孟良崮战役名气更大,毕竟歼灭头号王牌主力。但从打开南线战局角度,从推进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转进角度,从淮海战役预演的角度,豫东战役的意义影响很值得我们深度研究挖掘

粟裕指挥过的两场战役都曾被毛主席誉为伟大的战役,其中一场是孟良崮战役,一场是豫东战役,毛主席轻易不用伟大这个字眼,可见这两场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程度和取得的巨大胜利。然而这两场战役哪个意义更大,哪个指挥难度系数更高?

军事专家有过这样的言论,打退敌人是失败的战役,消灭敌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战役,孟良崮战役就是一场消灭敌人的胜利战役,这场战役中,国民党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打破了国民党对山东的进攻,也是整个华东战局的关键转折点。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前夕,国民党多次被我军打败,鉴于此,国民党内部保持高度的戒心,对我军诱敌深入的策略保有戒心,学会保守作战,按兵不动,敌人这种密集集中战法,对我军来说,很难寻找机会予以消灭。

这时中央军委指示,针对敌人的这种战法,我军应保持耐心,华野可以向东撤退。

根据指示,华野采用迷惑战术,向东撤退,国民党见我军开始撤退,以为华野攻势疲惫,要退兵休整,于是蠢蠢欲动,尤其是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开始改变原来稳扎稳打的作战方式,调集军队开始向北向东攻击。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针对敌人的大举来犯,我军面临的补给不足,伤亡惨重的局面,甚至有人提出要撤出战斗,以免被敌人全歼的说法。

当时华野的司令员虽然是陈毅,但军事指挥是粟裕说了算,粟裕经过冷静的分析,认为我军有百万民众作为后盾,再考虑到各个阻击部队的战斗实力和水平,认为我军可以在敌人到来之前歼灭孟良崮的敌军。

经过了一夜的战斗,有人建议停止战斗,晚上再打,但是粟裕命令一鼓作气,继续战斗。这一决定和我军擅长夜战的策略不符,甚至有人还打电话请示了陈毅,但是陈毅对着电话说:粟裕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果然这一“反常”举动,也给敌人打蒙了,敌人的空投补给投到了我们的阵营,战士们吃饱了,弹药也有了,开始发起总攻。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在战斗快要结束时,我军开始准备撤离战场,但是这时粟裕又命令战士们重返战场,因为报上来的歼敌人数与他实际掌握的不符,有可能敌人藏了起来,后来果然在一处山坳之中发现了7000多人。

从这场战役不难看出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临危不惧,胆大心细,冷静分析。

这场战役歼灭敌军三万余人,缴获敌人山炮28门,步兵炮和战防炮14门,迫击炮275门,机枪上万只,此次战役后来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其意义在于:一举歼灭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进攻,对国民党是个沉痛的打击。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再来看豫东战役,豫东战役发生在1948年6月,这一战役歼灭敌军9万人,在战役结束后,毛主席这样评价:“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可见这场战役的深远意义,这场战役也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我军开始全面大反攻。

然而有一些人士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有失偏颇,认为是惨败,原因是国民党内部也认为其在豫东战役中取得胜利,并称之为中原大捷,国民党的参战将领黄百韬等人更是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这场战役我军也是伤亡惨重,总计伤亡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余人,是孟良崮战役伤亡人数的两倍,在撤退时由于我军撤退匆忙,有数百伤员被俘。

但是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确实十分重大,首先这场战役改变了我军南线的整体战局,在刘邓大军和华野兵分两路之后,我们和国民党一直处于拉锯战,自孟良崮战役之后一直没有一场大的战役。这场战役调动了国民党的全部主力,使国民党占领的中原地区防卫空虚,同时还催生了三场其他的战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战役使国民党防控体系彻底改变,也让我军有了可乘之机。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这场战役结束后被称之为硬仗,恶仗,险仗,打这样的战役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但是粟裕优秀地完成了这场战役的指挥工作,从此以后国民党对我军产生畏惧心理,在孟良崮战役之后,国民党的一个军不敢出来单独行动,自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即使一个团,也不敢单独出来行动。

经过孟良崮战役之后的一年里我军和国民党一直处于拉锯战,而且由于部分人的主观轻敌,打了几次败仗,所以我军的士气远不如之前,自这场战役以后,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士气,后来还涌现出了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等优秀战斗团。

这场战役和后来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从敌我人数比例上,以及与敌人作战方式上如出一辙,所以可以说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促使解放战争到达了全面大决战的关键时刻。

孟良崮战役与豫东战役,哪个指挥难度更大?如何评价这两场战役?

通过各方面的对比,豫东战役的指挥复杂性和重要程度以及战斗规模上,都要难于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在主战场上围歼寿年兵团时,国民党的其他两个王牌军也陆续加入,分别是黄百韬兵团和胡琏的18军,可以说是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三桌客人,与孟良崮战役对比,显然不是一个量级,这极大地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艰难性和不可控性,好在粟裕是战局控制大师,在黄百韬加入时,粟裕及时的撤出了战场。

后来从粟裕自己的回忆中也得到佐证,粟裕回忆自己一生中指挥最难的三场战役是宿北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这其中并不包含孟良崮战役,虽然孟良崮战役消灭的是国民党的王牌军队,但是豫东战役要远比孟良崮战役要艰难的多。

再者孟良崮战役粟裕手里有9个纵队,而豫东战役只有7个纵队可控,孟良崮战役我们是27万对45万,豫东战役是20万对25万,分析到这大家应该清楚哪个战役的难度更大,意义更大,只是由于影视剧的渲染或是军迷的认知度,可能孟良崮战役的名气更大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豫东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   战役   纵队   作战   战局   济南   敌军   我军   兵团   国民党   难度   敌人   角度   意义   评价   孟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