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老山作战一等功臣、炮兵班长马新荣,看起来体态瘦弱,个头不足1米70,还有些腼腆,如果他走在大街上,恐怕没人相信他是一位英雄战士。

面对记者采访,他说:“不要写我,不要写我,我实在没什么好写的!”记者笑道:“没什么可写的,难道一等功军功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马新荣这才打开了话闸:

1963年10月,我出生在宁夏中卫县一个农家,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父母亲、哥哥姐姐也最疼我。

我从小羡慕当兵,觉得绿军装特别威武神气。我就向往着将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解放军。1982年我中学毕业,冬天赶上征兵,就自己偷偷到人武部报了名。当我把军装领回来,父母才知道我参军了,父母想拦也拦不住。就这样,我分到了47军的一个130加农炮一营二连四班当战士。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入伍3年,1985年我即将服役期满,准备复员时,部队接到赴云南老山参战的命令。虽然知道父母盼望我复员,但一个人一生能当几次兵?打仗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谁都想去体会一下打仗是啥滋味,都想在战火硝烟里称一称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

还好我哥哥很支持我,他在信中说,他会做好父母亲的工作,家里不必操心,他还给我提了条件:要我戴军功章凯旋回乡!

1985年12月底,我们经过4天的行军,钻山越岭,跨沟涉水,到达云南。经过3个月紧张艰苦的临战训练,1986年3月26日,我们接防进入阵地。

当时我们主要的任务是抢修炮阵地。云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就是气候变化莫测,叫人受不了!要么是细雨绵绵几天不晴,要么浓雾茫茫笼罩四野。生活在其中,从早到晚就像生活在一个大蒸笼里,闷得人透不过气来。战友们大多水土不服,身上起水泡,往外流黄水。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那时恰好我拉痢疾,拉得人就像散了骨头架子一样,软绵绵的一点劲也没有。可时间不容人。那天背沙袋,一个沙袋就有100多斤,我背起沙袋晃晃悠悠向前移动,没走几步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班里的其他8名战友围着我,哽咽说:“班长,你休息吧,别干了!你这已经是第3次晕倒了,我们干!”我心里很感动。

那时我们战友之间的感情,那真是无法形容。战友和战友亲密得跟一个人似的,什么隔阂、偏见,陈俗杂念全都剔除了。难怪有人形容老山前线是净化灵魂的“净化所”,熔炼真挚感情的“大熔炉”。

当时我累得真恨不得睡它3天3夜,但我是一班之长,虽说是兵头将尾最小的官,可也得给大家做出一个样子来。再说大伙也都精疲力竭还在坚持干,我怎么忍心躺下休息?我强打精神,和大家一起干。

在全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修筑了火炮工事。云南前线和集团军的首长多次来视察,称赞我们的炮位是“炮兵窗口”。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协同,是炮兵的一大特点,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临战训练,我们班的训练成绩在全连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我又在全连临战训练考评中得了第一,所以领导很信任我们班,让我们的炮作为全连基准炮,这是我们班的荣誉。我们全班除了我以外,还有副班长陈启家(四川人)、瞄准手冯峰(甘肃人),送弹装填手靳太亮(河南人)、刘乾(甘肃人)、尚利成(甘肃人)、艾新国(甘肃人)、石水利(陕西人)、白银苍(甘肃人)共9人。

1986年6月中旬,“6•24”战斗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现在提起来我脸上还觉得发烧。前面我说过,我们炮是全连的基准炮,就是说全连所有的炮火发射,都要以我们的炮为基准。那天上级命令我们班试射,我们按照前沿炮兵观察所发来的方位坐标,“嗵、嗵、嗵”就是12发,结果可好,不是东1发,就是西1发,有的干脆打到“爪哇国”去了,吓得前沿观察所的人不停地给营里打电话:你们是怎么搞的,就这样的水平,还能担任基准炮?还能参加战斗吗?

营里替我们开脱,要我们再试射一次,如果实在不行,就取消我们担任基准炮的资格。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将意味着取消我们参加6•24战斗的资格。

为了打好第二次试射,我带领全班查找失败的原因,从传递口令、炮的射角、炮弹的重量,一直查到炮的射击方位、坐标的高低。终于发现,主要的问题是传递口令有误差,射击的角度不精确造成的。于是我们就从这些练起,决心在第二次试射时,打出个基准炮的样子来。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果然,第二次试射,前沿观察所指定目标后,我们班全部命中,保住基准炮的资格。

为了打好6•24战斗,我们狠狠地苦练了几天。我是炮长,主要是传递口令,指挥发射,我就反复练习口令的传递,指挥模拟射击。

6月24日,战斗打响了,我们进入炮位,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那天不知咋的,我心跳得特别快。前沿观察所传来口令一刹那,全班8双眼睛集中到我身上,我一声令下:“预备——放!”炮身一颤,火光从炮口喷出,炮弹像插上了翅膀,直飞敌阵地,接着前沿观察所便传来兴奋的声音:击中目标!

我们全班再接再厉,又是“嗵、嗵”5发,完成了首射的任务。

当我们6发炮弹摧毁越军5个工事的消息传来时,全班沸腾了!有的战士高兴得往空中抛帽子,有的战士不停地拍打钢盔。

我们的成绩,传遍了整个集团军炮群,恰好那时炮校的2名教员来前线考察,听到这个消息后特意跑来看我们,赞叹说:“这样优异的战绩,实为少见!”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老山基准炮,发射90发炮弹,炮管烫得不敢摸,炮手干脆脱掉衣服打

“炮管点烟”虽有些夸张,却是激烈炮战的真实反映

后来,我们班又参加了8•25战斗。那次战斗,共发射了90发炮弹,我们的炮是130大口径重炮,一发炮弹就有59.55公斤,而且发射几发炮弹后,炮管就烫得不敢摸。

那天天气非常热,炮管越打越烫,最后烤得人不能靠近,战士们干脆脱掉衣服打,有的送弹手累得昏倒在地上,那次我们摧毁了越军一个火炮阵地……

1987年4月27日,我们完成了参战任务,撤回驻地。我也结束了军旅,回到家乡。

我说过,我没有什么可写的,我是一个普通人,仅仅是尽了一份义务,却给了我如此高的荣誉,实在深感惭愧!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炮弹   基准   炮位   观察所   甘肃人   越军   炮手   沙袋   炮兵   云南   口令   阵地   全班   战友   前线   战士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