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短短10天,

确诊病例超300例,

无症状感染者超200例。

河北疫情形势严峻!

病毒凶猛,

平日里低调的河北成为全国的焦点。

石家庄市、邢台市的新冠肺炎疫情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8日拍摄的石家庄市东二环与槐安路互通立交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河北石家庄长九花园小区,医务人员正在进行采样准备。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火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执勤。据了解,从1月6日开始,石家庄火车站实行临时性严防严控措施,所有乘客一律暂停进站乘车。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家超市暂停营业。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河北省石家庄市,警察在高速公路通向市区的石清路下站口执勤,坚守抗疫一线。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1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百皇超市,配送人员在给小区居民选配生活用品。图源:东方IC


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藁城区

增村镇小果庄村也被无数次提起。

小果庄村紧邻

石家庄新乐市和正定国际机场,

人口流动频繁。

如今的小果庄村已封闭,

4000多名村民“大撤离”。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距离小果庄村村口约100米,距离增村镇约4公里的一处防控检查点。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距离小果庄村村口约100米的一处防控检查点。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小果庄村内巡视。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小果庄村村口。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警员为从小果庄村出来的防疫工作人员消毒。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11日,石家庄藁城区增村镇北桥寨村村民们正有序转移隔离。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藁城区增村镇异地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准备乘坐专用车辆。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运送异地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车队经过小果庄村村口时接受防疫消杀。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距离增村镇约4公里、距离小果庄村约8公里的一处疫情防控检查点,运送异地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的车辆通过此地。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任务艰巨繁重。

但是,永远都有

那么一批人勇敢地冲锋在前。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医疗队员群像。图源: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核酸采样人员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恪尽职守,手被冻伤。图源: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医护人员长时间坚守在凛冽寒风中,呼出的气息在隔离面罩上结成了冰霜。图源: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医疗队员入户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图源: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8日一早,医疗队护士李凯的丈夫特地带着4岁的儿子赶来,多日不见的一家三口隔着防护网“团聚”了一分钟。图源: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河北辛集市中医院护士张丽芳在支援石家庄核酸检测工作中,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当医院为她申请回家奔丧时,张丽芳忍痛决定留下来。“家里有弟弟尽孝,我在这里为国家尽忠。”她这样说。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藁城区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负责小果庄村村口防控执勤的队员轮班休息,该执勤点以24小时两班倒的方式持续工作。


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7日18时左右,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国泰街社区工作人员李瑞芝,在组织群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突感身体不适晕倒,此后再也没有醒来。


现实很残酷,然而,

河北不会孤军奋战,

自疫情暴发以来,

全国多地以各种形式驰援河北,

同舟共“冀”、共克“石”艰,

没有我们打不赢的战争,

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7日晚,随着MU9003和GJ6001航班先后降落石家庄机场,来自江苏、浙江两省的209名核酸检测医疗队员在寒夜里驰援河北。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7日19时,江苏省检验医疗队106名医务人员携带设备、耗材、防护物资从南京禄口机场奔赴河北。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7日,浙江援河北核酸检测医疗队103名队员连夜出发驰援河北,同时携带了25套设备仪器以及25万份核酸检测试剂。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9日,北京天坛医院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出发支援河北邢台市南宫市,20名医疗队员携带5套检测设备和仪器、5万份核酸检测试剂、30天使用防护物资支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10日晚7时25分许,天津120急救中心5部负压救护车和相关指挥车以及24名急救保障人员集结出发,连夜奔赴河北邢台。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10日19时,一辆长15米、高4米,价值500万元的“医疗神器”整体车载移动CT,驶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奔赴河北,这台整体车载移动CT平均一天可体检筛查200至300人次并可以快速完成肺部CT筛查。


去年有武汉10天建成的

雷神山医院,

今年有河北10小时建成的

“火眼”实验室(气膜版)。

1月8日,日检测通量10万单管的

“火眼”实验室(气膜版)经过连夜建设

火速亮相河北体育馆。

气膜舱充满气体只需50分钟左右,

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100万人份。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高通量气膜“火眼”实验室由12舱组成。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1月8日晚,工作人员在“火眼”实验室建设现场忙碌。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同舟共“冀”,河北,沾!「图片故事」

△ 方舱之间传递标本通道


有网友说:

最硬的鳞片给了河北,

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抗击疫情,

大家都是好样的。

石家庄,沾!

河北人,沾!

(“沾”,石家庄当地俗语,意为“行”“好”)


- END -

来源 /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

中国网、石家庄日报

综合编辑 / 曦嘉

美编 / 曦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河北   石家庄市   藁城   医疗队   火眼   河北省   士官   核酸   石家庄   村口   村镇   军医   疫情   队员   记者   故事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