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神话与传说(2)

第一章 上古三皇

盘古的心脏仍在跳动不息,隆隆声不绝,这个心脏所形成的大湖被称为雷泽。雷泽的岸边生长出一株仙草,她的名字叫华胥,吸收了泥土的精华,开出花蕾,然后结了一粒种子。一阵风吹过,种子落到了泥土里。寒冬来临,大地封冻,种子却因泥土的保护而存活下来。经过亿万年的冰河期休眠,大地回春,雷声震动,种子开始发芽生长。就在种子破土而出迎接春天的第一缕光时,从两片芽瓣中诞生了伏羲和女娲,他们交缠在一起,人首而蛇身。伏羲和女娲沐浴着微风和雨露,渐渐长高,周身披上鳞甲,继而各自生出两手两足,先是爬行,后可驾云,最后褪去尾部,化为人形。

伏羲和女娲在这一片新生的天地间遨游。有一日,女娲回到雷泽边,看着湖水中的倒影,梳理着自己长长的秀发,觉得很美,她捧起岸边黄色的泥土,参照伏羲和自己的模样,捏出了一男一女,伏羲吹之以精气,小人活动了起来,有了生命。两个小人长大后结为夫妻,人类由此繁衍开来。

当此之时,盘古所造的天地尚不完善,天空有洞,四极倾斜,猛兽食初生之民,鸷鸟攫老弱之人。女娲采集五色之石以补苍天,又斩断大鳌的四足,分别立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以支撑四极。伏羲日观鸟兽之文,夜察天地之宜,教授人类乾坤之理,万物变化莫尽于此。至此,天地初平,人心向善,鸟兽蛇虫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螯毒,无有攫噬之心。

伏羲和女娲以雷电为车,应龙居中驾辕,青虬配以两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铺上带有图案的垫席,上有黄色的彩云缭绕,前面由白螭开道,后有腾蛇簇拥追随,悠闲遨游,鬼神为之引导,上登九天。

伏羲和女娲升天之后,地上的人们尚不会用火,人们习惯吃生食,穿皮毛,饮血水。生食腥臊,伤害肠胃,易生疾病。在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出现了自然界中的火,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烤熟的食物味美且易消化也不会生病。但是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在一个叫燧明的地方,有一种树叫做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一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而取出火种,人们感激他的贡献,推举燧人为领袖。从此以后,人工获得火种的方法流传开来,远古之民使用它来烧烤食物,打磨器具。

在燧人的时代,人们仍然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这并不能保证充足的食物来源,多有人饿死,直到神农出现了,他教人们在烧过的土地上种植五谷,并制作了一种叫做耜的工具,用来深耕土地,使得土肥不会流失,结出的果实更加丰厚,这就是最初的农业。

人食五谷多生病患,而病不能治者痛苦至极,神农于是又亲自品尝各种草药,依药性加以炮制,做成各种药材,通过不同材质之间的配比,适用于不同的病症。神农及其继承者们依据阴阳五行的思想,逐步发展为中国传统医术。

神农治理天下,精神沉静而不躁动驰骋于胸中,智慧藏匿而不显露于身外,只怀着一颗仁爱真诚之心。因而自然界甘雨及时降落,五谷繁茂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建立的房屋有天穹一样的圆形顶盖而无四面墙壁,但风雨却不能侵袭,寒暑也不能伤害。每当祭祀祖宗神灵时,怀着公心养育民众的神农氏率领随从胸襟坦荡步履从容地进入明堂。他的民众朴素稳重、正直诚实,不用互相争夺,因为食物富足,不用过分劳累身体而能颐养天年。他凭借着大自然的资助,而与天地自然融会一体。

神农之后,三皇的时代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女娲   盘古   秋收冬藏   火种   神农   上古   岸边   中国   泥土   民众   小人   种子   生长   食物   神话   自然   天地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