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相信每一位对饥荒岁月有印象的中国人,都会对番薯记忆深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番薯这种植物,不仅仅拯救无数人的性命,也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番薯、土豆这些易植高产食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播种,才使得地球能够承受过去数百年间人口的持续增长,从而也减少了诸多战争与饥荒。


大家都知道,带“番”字的东西,基本都是舶来品,番薯当然也不例外,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番薯和土豆逐渐传播到全世界,进而改写人类历史。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其中历史记载详细的是广东和福建的路线。


据清朝《金薯传习录》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福建长乐华侨陈振龙在吕宋(菲律宾)经商,发现甘薯好种又好吃,拟将甘薯带回国内种植,但当时统治吕宋岛的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陈振龙贿赂当地土著、“得其藤数尺”后,将薯藤绞入汲水绳中,混过关卡后,历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翌年,福建旱饥,陈振龙之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递禀,述说甘薯“六益八利”功同五谷的好处,巡抚下令种植甘薯,获得丰收,抗灾救活了很多人。


由于有了《金薯传习录》的详细记载,番薯长期以来都被认为首先从福建传入中国,番薯更早传入广东的路径则被长期忽略,而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番薯从广东传入的更早路径。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在繁华富裕的东莞虎门镇,有一条金宁路,路边有一座楼盘,立交桥旁有一堆荒草,无数车辆从这条路经过,却鲜有人知这里有一处地标,影响了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路边有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陈莲峰墓,走过路过十有八九要错过,陈莲峰是谁?他和番薯进入中国有什么关系。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顺着路牌走进,旁边是一个简易的厂房大门,忽略继续往里走,是一大块荒废着的空地,里面还有一个路牌,依然指向陈莲峰墓,你务必需要做点功课,陈莲峰墓便是中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地标。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四座古墓依次排开,中间最高大的便是陈莲峰墓,是中国引入番薯第一人陈益的祖父,当年陈益从越南偷带番薯回到广东后,便在其祖父墓前买地试种,从此这里便成为中国第一块番薯地,而百年之后他也葬在了祖父墓旁。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我们看到的这处明朝古墓叫做陈莲峰墓或者陈益家族墓,如今已经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陈益是虎门北栅人,生年不详。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比福建长乐陈振龙带回番薯藤早11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正要开船时,多艘越南官船载着多名酋卒前来缉捕他。在这生死关头,中国船员趁着海上风急,高升船帆,开船疾驶,成功逃脱了追捕,将番薯种带回虎门。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回到虎门后,陈益还不完全了解番薯的栽种过程,只能将其埋在花坞里。不久,番薯在花坞中长出嫩芽,慢慢伸出长长的薯藤。一天,陈益家的一名仆人见到薯藤,非常好奇,就用手将那根薯藤拉出来,随手一掐,谁知嫩嫩的薯藤一下子被他掐断了。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仆人一时惊慌失措,生怕陈益责怪他,赶紧将那根被她掐断的薯藤偷偷埋在花坞里的泥土中。谁知多日后,那根薯藤长出了新芽,陈益发现后非常惊喜,仆人这才“坦白”了经过。陈益不但没有责怪仆人,还赞他“帮了大忙”,从此真正掌握了番薯的种植技术。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接着,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陈益临终时写下遗言,嘱咐后人,每年春秋二祭要带番薯一对来祭奠他。据说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陈益的后裔每年前往扫墓时,仍用红皮薯作为祭品,并写上“红薯一对富胜千箱”8个字。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陈莲峰墓前的番薯地当然没能延续400多年,但陈莲峰墓一直还在,这里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地标。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明清古墓由四座组成,最大最古老、墓碑最精美的便是陈莲峰墓,也就是陈益的祖父。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陈莲峰墓旁边中间那座便是陈益墓,2008年新立的墓碑上有陈益的生平简历,“公为吾国引入番薯之第一人,其功德至伟也”。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两旁的明清古墓是陈氏其他后代,有个疑问,陈益父亲的墓为什么不在,据说他的父亲葬在了安南(今越南)。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时至今日,墓前的番薯地又被恢复了,由一位老者负责耕种维护。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老人热情好客,看我过来,操着浓重的虎门口音告诉我这座古墓和这块番薯地的故事。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还自豪地告诉我,他在这块地里种植了26种番薯,这些薯种都是他每年去全国各地旅游时带回来的品种。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和老人攀谈甚久,临走时他非得还要送我几个番薯,也好,我吃过很多番薯,但还未吃过这片430多年前就种植番薯的土地里产出的品种。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一人一狗一块地,日子就在这块番薯地中平凡地度过着,百米外车水马龙,往来熙熙攘攘,高楼林立,住客五湖四海,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引种的一种植物,在饥荒岁月中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你可以看不起一条土不拉几的番薯,但你应该知道,这条番薯曾经在饥荒时代救过无数人的命,也许这些人里面,就有你的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你也应该知道,眼前这座古墓并不寻常,他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地标,也埋葬着中国引入番薯第一人。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东莞市的文物保护非常不错,每处文物前有简介二维码,欲知更多陈莲峰墓的详情,可以扫码获知。


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植物,四百年前从这里传入中国

此外,说起陈益引种番薯这段历史的发掘,还不能遗漏了一个人,他就是东莞文史学家杨宝霖,正是他多方求证写成论文《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发表在《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才让人知道陈益是比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更早引进番薯的人物。


其实陈益也好,陈振龙也好,广东也好,福建也好,谁先谁后已经并不重要,但必须要感谢两位陈姓先人,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两个国家,以两条不同的路径将番薯引入中国,这才让番薯在中国生根发芽,广泛种植,在灾荒的岁月里救人无数,直至影响整个中国的人口历史。#自驾好去处##转动好时节##走吧自驾去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安南   中国   长乐   虎门   甘薯   越南   番薯   饥荒   福建   地标   仆人   广东   祖父   古墓   性命   植物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