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小时候同桌小花问我:“欸,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我不叫思索回答了:“当个厨子”。

这与班上其他同学的“标准答案”(比如当科学家、医生、老师等)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成为了班上的“奇葩”。而那时候想当厨子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迷上了动画片《神厨小福贵》,心想着我要是有那么好的手艺,以后追女孩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毕竟俗话说的好:要抓住一个女人的心,首先要抓住她的胃。(似乎哪里不太对..)可当我妈第三次黑着脸从厨房出来时,我就明白,我的厨子生涯要结束了。

那时候尝试了许多菜品,不过真正做的还比较像样的却只有一道最简单的美食:蛋炒饭。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炒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当时隋朝的厨师发现快速翻动炒锅来抛掷饭粒可以炒出香喷喷的炒饭。这其中就涉及到炒饭时的一个关键技巧:颠锅。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由于在炒饭的时候,只有当炒锅表面的温度达到1000℃以上时才会发生美拉的反应,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厨师必须保持炒锅的快速运动,才能让炒锅温度达到最高温时将饭粒抛到空中,让它们快速降降温以免炒饭烧焦,同时还保证了食材的味道充分混合在一起。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自己一上手颠锅炒出来的炒饭味道就是不如大厨。对于这个问题,一位好奇(可能是爱吃炒饭)的物理学家胡立德(David L. Hu)对颠锅运动进行了研究。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而且还以此写了一篇题为《炒饭的物理原理(The physics of tossing fried rice)》的论文,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

通过物理学来研究怎么样才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强行“薅研究经费”的感觉,但实际上这背后是有严谨的科学研究的。

项目确定后(经费到手后),胡立德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两年内走访了中国十几家餐厅,拍摄了专业厨师们的每个动作,当然烹饪的厨具、炒饭的火候以及用料等细节也做了详细的记录。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将这些视频交给开源图像处理工具分析后发现,由于炒锅非常重,几乎很少有厨师会把炒锅从火炉上拿下来,而会以炉灶的边缘作为支点,保持炒锅和火炉的滑动接触。接下来差不多就是两个机械式的颠锅动作:前后平移或是上下甩动炒锅。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没错,就是那种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技术。所以做废的问题出在哪呢?那还不是因为你不够快!!

在视频的基础上,胡立德以炒锅的中心和炉灶边缘凸起处建立了一个「双摆」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炒锅的运动轨迹以及炒饭在这期间的运动状态。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经过计算,至少要保证颠锅频率为3s一个周期才能保证炒饭不会被烧焦,如果低于这个频率,原本应该要上天的米饭结果还静静躺在锅底被烫着屁屁,炒出的饭粒自然就会有烧焦的。看来这个3s的频率或许就是我与大厨之间的差距吧。

不过大家看完后,可能都会冒出几个想法:“就这?”“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吗?”“我来我也行啊!”

可惜很抱歉地告诉大家,你们可能真的不行。这位胡立德教授虽然做了不少奇葩事,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获得过“诺贝尔搞笑奖”。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诺贝尔奖大家都知道,搞笑奖实际上是对其一个戏仿。这个奖励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乍一看觉得很搞笑,然后引人思考”的研究,其中有获奖的嘉宾之后还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奖,当中的一些评委也是诺贝尔奖得主。所以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胡立德过去曾两次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分别是“哺乳动物 21 秒尿尿定律”,以及“袋熊的便便为什么是正方形的”

对于体型不同的哺乳动物来说,虽然尿道的长度不同,但是排尿的时间都相差无几,比如人类和大象。这其实是大型动物在进化时加长了尿道,从而缩短了嘘嘘时间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至于袋熊拉出方形便便的独家技能,是因为袋熊肠道尾端有一段具特殊弹性的组织,扩张时横截面会变成正方形。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类似研究还有很多。比如“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水砸死”、“如果窗户是蚂蚁做成的”和“猫怎么用舌头清洁身体”等。

学好物理,你就能做出最好吃的炒饭吗?

虽然这些研究都很有意思,但也有不少人质疑他的这些研究到底有什么用?而胡立德则写了一篇《一名科学家的自白》来回应。他指出很多看似奇葩搞笑的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都是有意义的。

比如这次研究的炒饭,要知道,高频率的颠锅运动所带来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有调查显示,中国餐厅大约有64.5%的厨师患有严重的肩周疾病,其中,高强度颠锅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胡立德的这项研究有助于“炒饭机器人”及“仿生臂”的设计,从而减少厨师肩膀受伤的几率。

这不是正是科学研究所存在的意义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炒饭   大厨   诺贝尔奖   袋熊   饭粒   炉灶   哺乳动物   厨子   炒锅   正方形   尿道   奇葩   厨师   频率   物理   搞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