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有一座山,名叫栲栳山,地处慈溪市观海卫镇、桥头镇、匡堰镇和余姚市三七市镇四镇环抱之中。

山之北是著名的上林湖,湖畔村庄是慈溪市桥头镇林湖村。

山之东则是远近有名的里杜湖和外杜湖水库,里杜湖水库边的村庄是慈溪市观海卫镇杜岙村。

栲栳山海拔仅约424米,山虽不高,但是在慈溪市境内,仍然算是高个子,而且风光优美。

从上林湖村翻过栲栳山到达杜岙村的古道,称为栲栳古道,是驴友们的一条热门线路。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上林湖,沿湖有七十二家瓷窑厂,是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

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可追溯至宋、唐、两晋,甚至东汉时期。

或许在湖畔不经意间发现的一片碎片,就是穿越千年岁月而仍在,悠悠岁月,无限遐想。

历代挖土烧制瓷器,就形成了现在的上林湖。

栲栳山上的栲栳溪,就是上林湖之源。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上林湖的形成,与余姚市的牟山湖相似。

牟山湖也是历代烧制砖瓦,长年累月挖土而形成,湖东有个村庄,是余姚市牟山镇湖山村的一个自然村,所居村民,曾经世代以烧制砖瓦为生,故名砖瓦村。

牟山湖畔,有马步龙窑址,烧制砖瓦的历史悠久。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从上林湖畔的林湖村,可以沿栲栳古道登临栲栳山。

栲栳山,没人知道其名称的来源,栲栳指的是柳条编成的容器,形状像斗,也叫笆斗,山形似笆斗,故名栲栳山?

栲栳山,又称仙居山,类似于浙江省仙居县,风景奇胜,可谓神仙居住之地。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清泉绕溪流,嶙峋岩石怪。

走在山水之间,累亦逍遥。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翻过栲栳山,眺望里杜湖水库边的村落,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靠水而居,居之而不思世外繁华。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杜湖,古时称为杜若湖,东汉光武帝刘秀年间就已存在,至今已有两千年。

相传湖畔曾经长满了一种叫杜若的香草,因此而名杜若湖,简称杜湖。

湖畔的解家、洪家、岭下王家和西埠头,四个自然村于2000年合并,因杜湖而名杜岙村。

因此,杜岙村民,并不姓杜。

杜岙村的解家自然村,是三朝为仕的虞士南故居所在地。

临水而居的西埠头自然村,原来地处杜湖水库淹没区,1970年修建杜湖水库时,迁移到水库西岸的西岙中,村民以张姓为主。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杜岙村东边是五磊山风景区,从杜湖东岸沿藏云溪即可进入。

五磊山,由内五峰、外五峰组成,俯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而名五磊山,景区内危峰参差、溪谷幽深、磊石争奇。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栲栳山的西边,是慈溪市匡堰镇乾炳村,村人多姓戚,是著名的戚家军后裔。

自元末明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频繁遭受倭寇侵扰,沿海抗倭,旷日持久。

明初朱元璋时期修建的临山卫、观海卫和定海卫,称为“浙东三卫”。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7月,戚继光出任浙江都司佥事,再升任浙江分守参将,镇守宁、绍、台三地,组建的抗倭部队,称为“戚家军”,征战于“浙东三卫”之间,屡战屡捷。

乾炳村所在地,介于临山卫与观海卫之间,曾有一个部落就驻守于此。

戚家军主力部队撤走后,其中一部分人继续留守在此,以“戚”为姓,世代生息,遂成大村落,村中至今仍然流传着“戚家长拳”的故事。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源自栲栳山的溪水,建成了邵岙水库,湖光山色,犹如遗忘深山的翡翠。

上林湖、里杜湖、邵岙水库,古道相通,风光奇胜

颖之常把水库和湖泊作为旅行目的地,有山有水,就有风景。

在水一方,闲坐或漫步,晒晒太阳,发发呆,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上林   古道   浙东   笆斗   水库   余姚市   栲栳   慈溪市   埠头   自然村   青瓷   砖瓦   湖畔   湖水   村庄   风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