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尤其是喜欢拍摄博物馆的人,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成为常态。如果不外出旅游,只要能抽出一整天的时间,首选的就是在网上预约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每次到博物馆的门口,看到长长的队伍,作为一个西安人就不由自主的自豪起来。有人说三千年的历史看西安,甚至是五千年的历史看西安。但是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的却是一百多万年的历史,170多万件的文物,一级文物762件,国宝级文物18件。这在全国的博物馆都是罕见的,难怪任何时候这里都没有淡季,对于游客来说,只能看有没有幸运的预约上门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从2009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要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去一趟,而且每次去的时候,都是早早就进馆,带上一点小吃,一进去就是一天,直到下午闭馆的时候才出来。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我当然不是冲着18件镇馆之宝去的,我主要是为了拍文物而去的。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性拍全18件“镇馆之宝”,不知是因为文物太多,被我漏掉了,还是因为“镇馆之宝”经常“出差”。应该是文物经常“出差”的原因吧,可见这些文物多么深受喜爱,多少人为了一睹风采,专程来参观。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陕西历史博物馆平时展出的文物大概有3000多件。其中商周青铜器无论是从数量、器型、铭文上都是精美绝伦的,历代陶俑、兵马俑、镇墓兽等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从工艺、造型、皇室用品等享誉华夏,唐墓壁画仅仅是从一般的墓室里看到的壁画就已经举世无双了,更别说关中还有唐十八陵,那可能更是一座座文物的宝藏、壁画的精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精品文物从陕西史前文化以来的蓝田猿人,一直到清末民初,重点突出了周、秦、汉、唐时期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同时,常设的“何家村窑藏出土文物展”、“唐代壁画珍品展”和“陕西古代文明”三个展览皆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构成国内领先且蜚声国际的陈列体系。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咸阳市泾阳县。关中平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时期形成,就是以关中的气候条件为基础的。郑国渠的修建,使这里成为了天府之国,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更使这里人文荟萃。这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领先地位,也成就了古长安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公元前138年,张骞就是从这里出发,凿空西域。自此,长达千年的以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开始了与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无论是万国朝贺还是中国走向世界,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因此,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其实就是在了解周秦汉唐文明。

博物馆里展示商、周、秦的文物基本上都是以青铜器形式展出的。种类繁多,大体上有礼器、乐器、兵器和车马器,更多的是生活用品、生产工具。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西周的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高超的工艺和精湛的书法而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西周王朝统治中心的陕西,自西汉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作重要的地方,出土数量之大、种类之全、精品之多,居全国首位,被誉为“青铜之乡”。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属于镇馆之宝的青铜器有:旟鼎、五祀卫鼎、多友鼎。这三件青铜器都是西周时期的,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是由于器型比较大,造型敦厚雄伟,纹饰精美。更重要的是每个上面都有铭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其中旟鼎上有铭文28字,五祀卫鼎上有铭文19行207字, 多友鼎上铭文22行,279字。这些铭文是研究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土地、法律、礼仪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我们对商周历史的研究和了解,对于当代研究书法艺术也有很大的价值。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也可以了解到青铜器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几类。从商周一直到秦汉各个时代的都有。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凤柱斝、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青铜龙

比较震撼的是一件青铜巨龙,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国或者秦代的青铜器。这种造型目前在国内的考古中还没有再次发现过。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西安市公安局移交给博物馆的时候仅存八块青铜残块。不知这件青铜龙是如何被盗的,又是如何被缴获的,曾经有过多少曲折惊险的故事。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拼对、粘接,最后复原为两条盘曲缠绕的青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这件青铜龙龙体内部是空心,两条龙头略呈方形,龙眼向外鼓出、鼻子向外翻着、鼻孔向前、张着大口、龙舌向上卷曲,龙爪均为残缺,龙背鱼鳞纹,二龙尾部缠绕在一起,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高奴铜禾石权

在秦代展区里,有一件1964年在西安市三桥镇高窑村出土的秤砣。这个秤砣可不是一般的秤砣,它的全名叫“高奴铜禾石权”。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高奴是现在的陕西延安。石(dan),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秦制一石为120斤,秦一斤为今天的256.25克。可知,一石相当于今天的61.5斤。

权,是古代的衡器,就是秤砣,但是这个秤砣却是国家的标准件,是由皇帝昭告天下的标准,用途相当于现在天平上的砝码。这刻有皇帝诏书的“权”,就具有了皇威、法典的效力。任何人不能违反的、强制执行的效力。

在一件“权”上刻有两道诏书,历史上唯秦所独有,始皇父子推行新政的持之以恒和伟大创举,在整个世界的度量衡计量史上也是唯有始皇帝父子。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从铭文上得知,秦昭王三年这件石权是作为标准衡器由咸阳发往高奴(延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始皇二十六年,将这枚石权调回重新校正,加刻了诏书后重新发往高奴。秦二世元年,又对此石权进行校正,并刻上二世元年昭文。

说明了秦对度量衡的延续性和重视程度。

彩绘雁鱼铜灯

在汉代展厅有一件青铜灯叫“彩绘雁鱼铜灯”。是1985年发掘的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的随葬品。铜灯由4个部分组成:雁头、衔鱼、雁颈组成雁首;雁身为两范合铸,两条腿为分铸后焊接,雁腹为空心;灯罩可以自由转动,能够自由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和挡风;灯盘带有曲鋬。4个部分可以拆卸开来,便于清洗和清理。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千件展品中,这几件青铜器很有特色


最巧夺天工的是雁腹内可以盛水,当燃灯的时候,油烟经过雁首、雁颈后可以融入水中,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注重环保了。

整个灯具的器型比较大,做工精细,大雁的脚上有脚蹼,身体两侧有线条勾勒出翅膀,雁尾部上翘,体型肥硕。

古人钟情雁鱼灯估计是有“鸿雁衔书”、“鱼传尺素”的典故有关吧。都是寄托了对亲人、爱人的浓浓的那份情谊,点上这盏灯,也就是点上了“情人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历史博物馆   青铜器   陕西   关中   秤砣   铭文   诏书   西周   西汉   展品   壁画   青铜   中国   文物   博物馆   造型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