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镇,位于安徽合肥肥东县最南端,是安徽省第一侨乡,濒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镇子,却是名气很大。它依山傍水,可谓山水秀丽,又依赖着巢湖上的烟波浩渺,到这里来的游人都赞叹其景色如画。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其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镇,却有一个高铁站:长临河站。可见这个村镇于整个安徽省的地位之高。长临河站是合福高铁第二站,也是距离巢湖最近的高铁站,成为游客到环巢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古镇,青砖小瓦,屋檐上悬挂着一排排的红灯笼,宛若穿越至曾经。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的民俗馆

长临河民俗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670多平方米,为三进式砖木结构房子。最早以前是淮军将领的老宅。目前是作为以“留存民间物件,展示农耕文化”为主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在对外免费开放中。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走在长临河古街上,游人并不多,街边的小店中,是忙碌着的阿婆。他们都是当地人,随着古镇得发展,也算是找到了更好的营生,看见她们脸上灿烂的笑,想必在这里生活也是幸福而知足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的百年邮政

踩着石板前行,看见古街上的老邮政局,赫然写着聚贤邮政博物馆。整个邮政局为三进四厢两院,全木结构房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开始是淮军将领吴毓芬、吴毓兰的老宅。在民国初年时这里成为肥东县最早的三家邮政局之一,可谓见证了长临河邮政的百年历史。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的吴氏旧居

在长临河古街景区东街25号,有一座青砖小瓦房,门扉上的牌子写着:吴氏旧居。这是来长临河镇必到的一处。

吴氏旧居是“测绘将军”吴忠性先生的旧居,整座旧居有正屋、厢房组成,旧居座南朝北,临街四间半正屋,正屋后面有二间厢房。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我们大都知道房屋的大门都是正朝于何方,而吴氏旧居的正门则是朝北偏东,为何还偏东呢,其实它寓意为“日出东方,紫气东来”。可见这不起眼的旧居也是非常讲究的。

从正屋到厢房之间是天井小院,为砖木小青瓦的结构,在道家养生学说中,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中居人脉,有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象征意义,这吴氏旧居可谓将皖中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长临河的老报馆

古镇中的“聚贤中华老报馆”主馆由老民居改造而成,一座素雅整洁的史实馆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馆内藏有明朝崇祯时期至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年代的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史料、票证等。

你不知道的是,藏匿于古镇中的老报馆竟是目前国内民间藏量最大的“老报刊史料馆”之一,不仅记录了我国近代报纸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时记载了对于当时国内外重要历史事件的报道。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安徽省唯一有高铁站的千年古镇,人口却仅有5万,在三市县交界处

窄窄的石板路,是一排排的徽派老民居。

青砖小瓦、像是小时候的味道。

撒欢跑掉的邻家小狗,欢快而自在。

迎面而来的阿婆,裹着厚厚的棉衣,说着我听不明白的方言。

这分明就是知足的幸福感。

这才是长临河古镇该有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安徽省   肥东县   古镇   巢湖   正屋   报馆   厢房   旧居   青砖   天井   阿婆   村镇   市县   交界处   邮政局   博物馆   人口   千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