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刚刚大学毕业的那几年,曾一度执念于古村古镇。于是乎,独自一人奔赴江南的那些古村古镇,乌镇、同里、西塘、南浔……一股脑的去了能去到的所有古镇。而后不知怎得,竟对古镇失去了免疫,又喜欢上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到了这几年,更是钟情于了老建筑,去到不同的城市街拍……不得不说,我真是个善变的人!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3月份不算晴朗的某天,花儿们刚刚开始盛开。驱车去了离家比较近的“朱家峪”。号称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号如此之大,我以为是归结于,拍摄《闯关东》。其实不然,走进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村子,才知其中藏着奥秘。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买了门票,进入这个古村,踩着高高低低的石板路,路边是零散的摊位卖着煎饼、蜂蜜等等,摊位的摊主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它们浓郁的方言,让我有了莫名的亲切感。越是深入走进这个已经有600余年的古村落,你会看见它还算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等建筑物,忽觉这个古村称号如此之大,并非浪得虚名。如若你没认真去了解它的过往与当下的样子,就不要轻易去评价它的好与坏,说起来,这些古老的建筑才是“朱家峪”的精华所在。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的朱家峪,还是有着别的古村所没有的,或者说,它更代表着、保留着北方古村落的一些特质。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朱家峪的古桥,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它位于古村的中间位置,在老槐树的西下侧,共分东西两座,相距约十米。东桥建于康熙九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至今有三百余年。东西两座立交古桥,相距约十余米。上下都可行人,通车运输也十分方便。用手触摸着青石堆叠而成的桥身,光滑却又不那么平整,即使经历了多年的风霜雨雪,也未曾被损坏,保持着它原本的样子,真的是让人惊叹。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你不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竟有大大小小的古建筑近二百处,各种石桥二十余座,井泉二十余处,庙宇十余座,除了被誉为“世界立交桥原型”的康熙双桥、还有文昌阁、关帝庙、朱氏家祠、坛桥七折等等,可谓人文与自然景观数不胜数。所以定不可小瞧了他。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追溯这古村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了。曾经这片土地之上有庐于此,名为“城角峪”,而后更名为“朱家峪”。自明初至今,仍完整着村落原本的建筑格局,依山势而行、梯形居落,错落有致。朱家峪三面环山,南接胡山,西连胡山森林公园,北临齐鲁世博精品园,可谓一处休闲、旅游、度假的宝地。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为何这朱家峪会被保存得如此完整,没有被破坏。还要归结于它的地理位置,村子虽紧靠309国道,西距山东省会济南仅45公里,但多少来往的人却与其失之交臂。如此村子的“原生态”才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站在村子的主干道上,两侧是依山势而建的屋舍,经年累月的雨水,终是将山体一点点削弱、有些地方竟也出现了侧滑,而山上的房屋似乎也会受到威胁……虽不严重,我忽然看见这村落如是不被保护,多少年后的人,怕是就不会知道它的踪迹了。如若你来,像保护老家般去呵护这个村落吧。它如村民般朴实、如大地般静默。

济南这个600多年北方典型古村落,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贬褒不一

现在许多人对“朱家峪”贬褒不一,说它没了最原始的味道,新建的房子和新修得早就没了本质。如若不对它加以修缮,今日我们所见到的似乎都是一片残垣断壁了,那还能感怀过往与历史。事物总是要两面去看待,至少我们看见这些物件去回味历史,所以,你认为现在的“朱家峪”灵魂还在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关帝庙   桥身   多年   齐鲁   家祠   济南   立交桥   摊位   村落   村子   古镇   康熙   典型   样子   完整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