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你能想象一只虫子竟然可以霸占三条微博热搜榜吗?10月9号上午,在微博热搜榜上可以看到这样三条内容:“隐翅虫”、“隐翅虫飞到人身上并不会直接叮咬”、“遇隐翅虫切勿直接拍打”。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10月9号上午的微博热搜榜

如果不看图片,你可能不知道隐翅虫指的是什么虫子,但在生活中肯定见过,而且很多人都被隐翅虫落在身上过。

相信很多朋友像身上落了一只蚂蚁一样,直接一巴掌拍死了隐翅虫,但接下来在“事故现场”的皮肤上,很可能就会瘙痒难忍,甚至出现糜烂的皮炎症状,这就是拍死的那只隐翅虫引起的。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那么隐翅虫究竟是怎样一种昆虫?为什么不能直接拍死?又该如何防治隐翅虫这种毒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隐翅虫是何方神圣?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统称,又被称为“影子虫”或者“青腰虫”。隐翅虫多数身体细长,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和足呈橘黄色。

乍一看隐翅虫好像没有翅膀,光秃秃的长的像蚂蚁一样,但实际上是隐翅虫的翅膀被藏了起来。隐翅虫的翅膀分为鞘翅和后翅,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它们的鞘翅。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隐翅虫的鞘翅短而厚,后翅发达,起飞时后翅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停止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下把后翅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这也是隐翅虫名字的由来。

隐翅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目前全球已知的隐翅虫科有58500多种,生活在气温适宜的田间地头、山地雨林、以及河畔海边等区域,在一些哺乳动物的体表也能发现隐翅虫。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隐翅虫,特指生活常见的跟蚂蚁很像的那种,差不多有250多种。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隐翅虫的食性复杂,大部分以食肉为主,捕食农林之中的各种害虫,它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可以捕食蚜虫、叶蝉、飞虱、卷叶虫、双翅类、直翅类等多种作物的十几种害虫,而且捕食量大,个体数多。有些隐翅虫依靠吃腐烂的物质以及粪便为生,因此隐翅虫是一种益虫,可以起到捕食害虫和充当大自然分解者的作用。

在众多隐翅虫种类当中,全球被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一共有20种,而在我国只有3种隐翅虫能引起皮炎,分别是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引起皮炎的是黄足毒隐翅虫。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为什么不能直接拍死隐翅虫?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过隐翅虫,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估计想都没想直接拍死了,而且也没有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皮炎。我只能说你是直接把隐翅虫拍死在桌子上了,如果是拍死在自己的皮肤上,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毒隐翅虫毒素的毒性,甚至超过了眼睛蛇毒的毒性,而且也是接触性毒素,人的皮肤接触到隐翅虫毒素就会引发皮炎。

但是一般情况下,隐翅虫不会主动叮咬人类,体内也没有毒腺,所以被隐翅虫咬伤的情况很少出现,人们感染隐翅虫皮炎往往是因为将其拍死导致的。

毒隐翅虫虫体的各个部分都含有毒素,是一种强酸性毒液。如果人体皮肤接触了这种毒液,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包等,会感到强烈的灼痛和瘙痒。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由于隐翅虫是趋光性昆虫,夜间常常围绕灯光飞行,当隐翅虫停留下皮肤上时,如果人们直接拍死就会导致其毒液沾染皮肤,从而引起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毒液沾染人体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人们不注意直接将其拍死揉碎,那么毒液就直接沾到了皮肤上;二是虫体的碎片沾在手指上,当你触摸身体的其他部位时同样会感染皮炎;第三种方式就是隐翅虫很可能躲在衣物当中,人们穿衣时不小心将其砸死碾碎,毒液很可能会沾染身体。

总之隐翅虫本身是不会咬人的,但其身体充满了强酸性毒素,如果人们直接拍死停留在身体上隐翅虫,很可能会被它的毒液伤害,那种灼痛和瘙痒非常难受。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那么又该如何处理隐翅虫问题呢?

既然见到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但也不能任其到处乱飞啊,因为不把屋里的隐翅虫消灭掉,很难保证它不会在身体上某个部位被人们不经意的弄死,到时候一样会感染隐翅虫皮炎。

那么该如何防治隐翅虫呢?@半桶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供读者们参考: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1、如果隐翅虫已经停留在身体上,那么可以轻轻的将其吹落,然后手里拿张纸巾将其捉住捏死,或者采用其他不让身体沾染隐翅虫的方法将其处理掉,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

总之要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将其消灭,并且及时清理现场,以免隐翅虫虫体碎片沾染身体。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清除隐翅虫,还要看下面的方法。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2、隐翅虫像蚊子一样,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把自家房屋住所的卫生搞好才是关键,尤其住在农村地区的朋友,院子里的有积水或者垃圾的地方一定要清理干净。

3、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属于昼伏夜出性昆虫,夏季闷热天气时入室活动较多。所以夏季要关好门窗,或者将窗纱关好,防止隐翅虫进入室内,晚上睡觉时要放好蚊帐,也不要开灯睡觉。

隐翅虫虽然有毒,但没有像蚊子那样到处泛滥,一般情况下进入室内的隐翅虫并不会特别多,生活中稍加留意就好,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将其拍死。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结语

隐翅虫“伤人”事件并不鲜见,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国庆黄金周期间,长沙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已经接诊了上百例隐翅虫皮炎患者,可见有多少人不知道隐翅虫的毒性而直接将其拍死。

不过专家们也说了,网络上关于隐翅虫致命的传言纯属危言耸听,隐翅虫虽然致病,但一般不会有致命危险。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所以被隐翅虫体液沾染而感染皮炎的话,也不必过于惊慌,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然后外用皮质类固醇乳膏。

如果出现红肿、糜烂等症状,可以用1%~2%硼酸溶液冷敷,等渗液减少后涂抹皮质类固醇乳膏。如果出现更加严重的脓包或者继发性感染,甚至出现发烧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了。

为什么隐翅虫不能直接拍死?它全身都有毒

总之被隐翅虫“咬伤”后也不必太过担心,及时就医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炎症经治疗很快就会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趋光性   脓包   类固醇   毒液   灼痛   咬伤   害虫   皮炎   毒性   毒素   昆虫   蚂蚁   全身   皮肤   身体   鞘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