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中国航天又一技术难题被攻克!泰网友:中国是亚洲的大哥

里程碑!中国航天又一技术难题被攻克!泰网友:中国是亚洲的大哥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近日,中国航天又迎来新突破,研制人员放出一些火箭助推器的珍贵画面,披露展示了当前航天最新技术。这项技术突破之前一直有一个令无数航天人头疼的难题,在历经了数十年的分析验证之后,航天人员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中国航天取得又一次技术进步!

据央视报道,4月2日航天研制人员最新披露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助推器在空中开伞和精准落地的珍贵画面。这个画面显示了我国航天的一项重要进步——首次验证了基于降落伞的落区控制技术。早在今年3月9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而在此次任务中,除了发射卫星之外,长三乙火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验证基于降落伞的落区控制技术。这项技术一直困扰了中国航天人数十年,直到现在验证成功终于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实在可喜可贺!

里程碑!中国航天又一技术难题被攻克!泰网友:中国是亚洲的大哥

图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可能会有很多人疑惑,这个复杂的名词“基于降落伞的落区控制技术”究竟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一般火箭升空后,下级火箭燃料耗尽后会一节一节解体,这些包括助推器在内的火箭残骸就会坠落地面。而这项技术就是控制火箭残骸坠落到指定地区。因为之前这种坠落是不受控的,因此如果周边有居民区的话很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中国发射火箭一般都是在西北人烟稀少的地区。这个不受控的坠落问题这也是火箭发射任务中的一个难题。

而在此次任务中,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伞控系统总体设计师 张普卓:“我们助推的落区范围大概是30(千米)乘90(千米),是2700平方千米。我们通过翼伞来控制它,落到指定的点,所以这个面积会大幅缩减。”听起来只是加了几个降落伞,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这背后,是一代航天人历时数十年的实验验证。

里程碑!中国航天又一技术难题被攻克!泰网友:中国是亚洲的大哥

残骸

那么,伞降控制究竟难在哪?此次试验又实现了怎样的突破呢?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伞控系统总体设计师张普卓表示:“难点是伞怎么打开”。事实上,一个助推器在分离的时候速度大概是2000多米每秒,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伞打开,并且打开之后使伞不受破坏,这是个非常难的技术难题。那么是怎么解决的呢?

里程碑!中国航天又一技术难题被攻克!泰网友:中国是亚洲的大哥

图为工作人员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安装伞降装置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找到一个准确的开伞时机,让助推器的角度、速度和姿态等指标都能满足开伞的要求。为了能够准确地抓住这个时机,研制人员在助推器上安装了一套测量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到助推器的位置和姿态。不仅如此,这套装置还基于北斗系统,实现在复杂野外山林地区的精准的定位跟踪,帮助研制人员在残骸坠落后迅速找到落点位置。

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火箭发射任务中实现残骸信息的实时接收、处理和显示。根据定位到的落点位置,研制人员在25分钟之内就找到了火箭残骸。而此前完成这项工作短则需要几小时,长则需要数月。中国航天每一个进步背后都是无数航天人辛苦付出的心血,这次攻克了十年难关,可喜可贺,相信未来这项技术成熟后,还将为我国的火箭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泰国网友评论:中国是亚洲的大哥,更是亚洲的希望!(渡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亚洲   伞降   难题   运载火箭   助推器   落点   降落伞   技术   残骸   千米   里程碑   航天   姿态   火箭   装置   大哥   中国航天   人员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