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归纳概括题考点整理

归纳概括作为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每年省考自然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大家在了解了归纳概括的考情大纲、评分标准、作答方法和作答本质后,依然会产生不得要领的迷茫。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归纳概括的考点出发,去总结它的考试特点和规律。所以,接下来小编将从省考历年考题出发,帮助大家总结这一基础题型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归纳概括考点之常规考点

【2019省考】请根据“给定资料2~3”,归纳概括老姚、老唐等基层干部能落实好上级政策规定的主要原因。

【2018省考】概括给定资料2中面馆老板老叶能够成功的原因。

【2015省考】概括给定资料中向国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并举例说明。

【2014省考】请梳理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出的垃圾难题。

通过分析以上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其概括的对象大多是原因、途径和难题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与我们在讲词句段阅读技巧时涉及的原因词、对策词和问题词一一对应。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锁定这些要点词,也就找到了相应的答案,整体作答难度瞬间降低。因此,我们将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四种考点称之为归纳概括的常规考点,其找点方法便是回到材料中找相应的标志性词汇即可。

二、归纳概括考点之创新考点

【例题1】根据“给定资料2”,总结T市新城生态宜居建设的主要理念和做法。

【例题2】从“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到现在“梦想总是要有的”,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十八洞村村民的心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例题3】给定资料1中提到了“社会创业”和“社会创业家”两个概念,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指出:(1)“社会创业”的主要内涵;(2)“社会创业家”的主要特点。

看完常规考点后,再来看2020年和2016年的考题就会发现考察的要素变为了理念、变化、内涵和特点等非常规要素,这类题目往往比较陌生,会给考生“当头一棒”,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创新考点。那么在找点时也要有所区分,如果说常规考点锁定标志性词汇即可,那么创新考点则需要我们先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想清楚出题人问的到底是什么,才能准确作答。以“特点”为例,联系生活造句,如一个人的特点可能是比较高、有点黑、非常好心等等,简单总结一下就会发现,特点往往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即通过比较得出,且以“更、非常、比较”等程度副词为标志,因此我们回到材料找与社会创业家相关的程度副词即可锁定答案。

以上就是关于归纳概括考点的基本分析,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勤加练习,为申论作答打好坚实基础!

2021年多省公务员联考笔试阶段已经结束,笔试成绩预计在4月下旬公布,本站会及时发布成绩查询通知以及岗位排名等。准备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建议大家提前制定考试复习计划,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申论   考点   归纳   副词   例题   题型   考题   要素   常规   原因   发现   基础   材料   社会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