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最近,内地高考文科总分643分的四川成都女孩王艺瑾,因为放弃了香港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68.4万港元全额奖学金,选择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一事,而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讨论。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王艺瑾在接受访问时表示,面对港大的全额奖学金,她仍然“遵从内心”,果断选择了北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虽然她的妈妈比较担心该专业的学习会较为枯燥,但王艺瑾说,她决定报读该专业,原因是“真心喜欢”,她相信“能从中找到乐趣”。


在这个女生看来,这一专业的研究将服务于中国的一些重大战略规划,而她填报的所有专业,都是围绕着这个方向展开的。王艺瑾之所以有这样的兴趣爱好,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她表示,她的父母都是语文教师,从小父母就很重视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三口都很关心国事,在家经常会讨论热点时事。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无独有偶,今年另有媒体报道,内地陕西省的一位女考生,因背着家里人报考了香港城市大学,而她妈妈在知道了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后,不仅没有替她高兴,反而很生气,责怪女儿为何不去读内地名校四川大学。


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是,最近几年,香港的大学对内地考生的吸引力下降的确有所下降。


曾几何时,香港的几间大学是多少内地考生的梦寐以求的“名校”,但今时今日,不少内地家庭却认为,在如今的宏观背景下,选择就读内地大学,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甚至未来还可能有政策优势。除此之外,不少内地考生也逐渐认同,内地的学术、就业机会和前景,会比香港更好。


这种反差,折射出了如今陆港两地对于教育取态的转变......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尽管在大学阶段,目前港校的竞争力可能略逊于以往,但说起高考这件事,香港与内地的“较量”,可谓一直以来都“难分伯仲”。


今年,中国高考考生数量再创造历史新高,达到1078万,而香港DSE考生人数,则创下了自2012年香港文凭试推行以来的最低,只有52131人。


事实上,从2013年至今,内地的高考生数量就一直徘徊在千万级别。以临近香港的广东省为例,去年考生数量就已创了历史新高,约76万人报考,而获得一本学校录取的人数仅为8.4万人,录取率11.5%,而211重点学校的录取率只有2.74%,至于985顶尖学校的录取率就更低了,只有1.32%。可见,竞争压力超大。


虽然两地的考生人数十分悬殊,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DSE的竞争压力就会比内地高考小很多。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先简单给大家科普下DSE。香港DSE考试,全称香港中学文凭试(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也就是香港的高考。DSE是香港为了应对教育改革及与内地大学接轨,在2012年新创立的大学入学选拔考试制度。


其成绩不仅可以直接申请香港院校,同时也受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大学认可,其中不乏很多世界知名学府。而通过香港DSE内地免试收生计划,一些香港考生也可以直接升读包括清华北大等内地高等院校。


众所周知,内地高考的考试时间,一般都是统一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与8日(疫情时期的特殊安排除外)这两天举行。短短两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说是“速战速决”。


而香港DSE的考试时间,通常上安排在每年的3月29日至5月4日期间(疫情时期也会有特殊调整),考试时间扽跨度很大。相对于内地高考来说,DSE考试科目之间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可以让考生有更多时间去复习和调整状态。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就考试科目而言,目前内地高考的具体方案依各省市各自的情况而定,但总体上,是朝着“3+1+2”模式改革,即总共要6门考试,6门成绩全部用于申请大学。


这其中,“3+1+2”里的“3”是核心科目,也就是说,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必考;而“1”是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任选1门;“2”则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再任选2门,也就是说,连同前面提到的“1”,合计要考3门选修。


而香港DSE一共需要考6门试,其模式是“4+2或3“,也就是说,考生可以选择自己5门最好的考试成绩来用于申请大学。香港DSE的核心科目是语言、数学、英语、通识教育;而选修科目则包括了文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等。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从考试难度上来说,根据以往多年的出题经验比较,网络上大致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语文:高考≈DSE

数学:高考>DSE

英文:DSE>高考

物理:高考>DSE

化学:高考>DSE

历史:高考≈DSE

地理:高考≈DSE


也即是说,内地高考理科比香港DSE难度大,而香港DSE英文则比内地高考难。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参加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肯定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得到大学的录取。如果考试形式能够获得更多学校承认,那么对考生来讲,选择的范围就会拓宽很多。


目前来看,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顶级大学已经承认了内地高考成绩,但北美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目前承认内地高考成绩的院校就相对较少。而中国教育部自2015年开始,也在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中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国家与地区的大学认可内地高考成绩。


因为历史原因,香港DSE成绩在全球包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80多所顶级高校都获认可,完成DSE成绩等同于完成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同等学历。所以,现阶段来说,这也是香港DSE的一个最大优势。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综合来说,香港DSE考试与内地高考各有优势。参加DSE考试还是内地高考,这个问题其实是需要看每个考生及其家庭的规划而定的,主要看考生个人的学习水平、抗压能力、就读倾向等综合因素,而且也需要考虑职业和人生发展。


而且,现如今,内地高考和香港DSE考试已不像从前那般“各行其事”,而是有了越来越多政策上的“联动”,比如说互认分数及学籍等措施。而事实上,两地的考试乃至教育,近年来亦正在不断融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推进,如今,包括粤港等地在内的大湾区教育网络,其未来雏形已经逐渐显现。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近几年,香港高校进驻内地的意愿明显更加强烈。与内地政府的合作,使得港校在大湾区内一下具有了明显优势。融入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对于港校来讲,必将是很好的出路。


目前来看,已经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相继落成。


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公开大学(肇庆)等高校,也已经在建造的路上了。


至于香港大学,由于目前大湾区有潜力的城市都被香港其他高校划分,只剩下中山、惠州、江门等地。所以坊间盛传,香港大学未来大概率会考虑建深圳校区。因其目前在深圳已有一家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而且深圳市政府资源雄厚,政策上也非常鼓励高等教育发展,所以,港大分校落户深圳的可能性还是较高的,值得期待。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除了港校近年纷纷赴内地办学,一些内地院校也在思考着来港办学。


今年3月,深圳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李清泉在出席两会期间,透露有意来港开办分校。他认为,深港融合是大趋势,但目前香港与内地的高等教育交流比较单向,主要是香港的大学到内地办学,又或者内地学生来香港就读,不足以协同发展。在他看来,深圳大学有独特特色,故有意在香港开设分校,以吸引优质的海外师资。虽然目前还未有具体方案,但值得期待一下。


论“逼疯”考生和家长,香港和内地哪家强?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而最近还有个更近在眼前的消息,那就是香港教育局7月15日表示,已经邀请有关团体表达意向,看对方是否有意考虑在天水围湿地公园附近成立一所提供内地课程的非牟利私立学校,以便给予那些因工作或投资来港居住的港漂的子女就读。


从目前的细节来看,如果这所学校成立,可提供12年的中小学班级覆盖,并提供不少于900个学生名额,主要是取录港漂子女等非本地学生。


这些大动作都意味着陆港教育融合的未来方向,而这种融合一定是符合两地教育共赢愿景的。


各位,你们又怎么看未来的陆港教育前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香港   考生   内地   录取率   英国   美国   深圳   两地   科目   家长   高校   未来   考试   历史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